[1] 谢汉忠,李君,吴丰魁,等.乙烯利对番茄品质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88-90. [2] 张宗俭,邵振润,束放.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使用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 田世平,罗云波,王贵禧.园艺产品采后生物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 尚政,张宇,王萌,等.40%乙烯利水剂催熟对香蕉品质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14,34(6):48-53. [5] 刘红开. 乙烯对绿豆芽下胚轴生长代谢的调控效应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6] 陈锦永.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7] 廖兆周,潘瑞炽.壳梭孢素与乙烯在黄化豌豆幼苗生长中的相互作用[J].植物学报,1984,26(3):272-279,353. [8] 于淼,杨成君,王军.ABA和乙烯利处理对京优葡萄果皮花色苷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2(2):6-11. [9] 潘艳芳,赵鹏宇,李喜宏,等.红提葡萄中乙烯利残留动态及对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2017,38(3):176-178. [10] 于淼,赵权,王军.乙烯利处理对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植物研究,2012,32(2):183-190. [11] 张燕,任磊,代红军.浆果生长期水杨酸和乙烯利处理对梅鹿辄葡萄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4,23(11):110-117. [12] 林玲,张瑛,谢太理,等.水杨酸和乙烯利处理对桂葡3号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6(1):21-23. [13] 张忠,马朝玲,丁若珺,等.采后乙烯利处理对软儿梨果实后熟期生理及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6,38(21):252-258. [14] 邵远志,高豪杰,贾志伟,等.1-MCP和乙烯利处理对番木瓜果实软化生理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3,13(2):143-148. [15] 陈昆松,张上隆,郑金土,等.乙烯与猕猴桃果实的后熟软化[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9(3):251-254. [16] 于振盈. 赤霉素、B9、乙烯利、硼砂对大樱桃果实着色及成熟期的影响[J].落叶果树,1999(2):5-6. [17] 姜新. 多肽、乙烯利和催红素对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及贮藏的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2014. [18] 王倩,张辉,张政,等.亚精胺与乙烯对新疆赛买提杏采后生理生化的交互作用[J].食品科技,2016,41(8):34-38. [19] 王俊宁,陈文耀,丰锋,等.乙烯利处理对菠萝蜜果实催熟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3):94-98. [20] 阚娟,刘俊,金昌海.桃果实成熟软化与细胞壁降解相关糖苷酶及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4):2931-2938. [21] 尹欣幸,帕热达木·依米尔,宋瑞琴,等.乙烯利和萘乙酸对温州蜜柑疏花疏果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15,44(5):34-36. [22] 范林林,高丽朴,左进华,等.1-MCP和乙烯利处理对茄子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9):195-199,218. [23] 马素娟. 1-MCP和乙烯利处理对马兰头货架品质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16,16(6):45-49. [24] 李媛媛. 乙烯利处理对黄瓜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02-18104. [25] 李云飞,朱莉,曾剑波,等.乙烯利对薄皮甜瓜生长的影响[J].蔬菜,2016(7):11-12. [26] 丛超,蒋欣梅,于锡宏.乙烯利对苦瓜种子的萌发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0(14):60-63. [27] 潘建平,田世尧,袁沛元,等.乙烯利在果树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4(1):27-29. [28] 徐爱东. 蔬菜中乙烯利使用现状调查、残留量测定及安全性评价[J].北方园艺,2011(2):36-39. [29] 中国水果信息网.陕西果农使用催熟剂过量,两万斤葡萄被销毁[EB/OL].www.shuiguo.org/shuiguoxinwen/2017-08-14/19070.html. [30] 傅腾腾,朱建强,张淑贞,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233-235. [31] 刘淑艳,胡喜珍,齐宏业,等.市售水果中乙烯利残留量调查[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4(4):31-32. [32] 尚政,张宇,王明月,等.离子色谱法检测香蕉中乙烯利的残留降解动态[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40(9):152-156. [33] 秦旭,徐应明,孙扬,等.催熟剂乙烯利在番茄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J].食品工业,2016,37(4):173-177. [34] 郭潇. 果蔬中乙烯利残留量的分析及应用研究[D].河北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