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Vol. 59 ›› Issue (13): 61-66.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3.015
王保, 黄思先, 张火平, 杨辉
WANG Bao, HUANG Si-xian, ZHANG Huo-ping, YANG Hui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观测站资料以及NCEP 1°× 1°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12月1—2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1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雾过程是在高、中、低层天气系统相互配合下出现的,具有明显辐射雾特征;大雾阶段地面10 m以风速小于1.0 m/s的偏东风为主,风速增大或风向转为偏北风有利于雾的消散;对流层低层涡度和散度较小,中低层都以下沉运动为主;地面比湿维持在5 g/kg左右,温度露点差在3 ℃左右,温度露点差的急剧增大能表征大雾消散。大雾出现之前低层相对湿度维持在60%以上,800~600 hPa维持相对湿度小于20%的相对干区;950~900 hPa附近有逆温或中性层结存在,在低层存在冷平流,中高层存在暖平流,并且冷平流从地面先随高度增大,在上层转为冷平流随高度减小、暖平流随高度增加,900 hPa附近存在的冷平流随高度减小,在更小范围内形成上暖下冷的稳定结构。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