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凤莲. 土地托管服务的现状、可能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吉林榆树市的调查[J].农业经济,2014(8):74-76. [2] 胡凌啸,武舜臣.土地托管的内涵与实现:理论剖析与实践归纳[J].经济学家,2019(12):68-77. [3] 董玄,陈思丞,孟庆国.对比观念、共同认知与政策制定——以土地托管政策过程为例[J].公共行政评论,2019,12(3):48-66,190. [4] 何欢,张坤.浅析土地托管[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4):43-44. [5] 张忠明,钟鑫.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土地托管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7):403-406. [6] 衡霞,程世云.农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研究——以土地托管组织为例[J].农村经济,2014(2):66-70. [7] 陈喜明,韩云丽,邵林生,等.“增益型、套餐式”土地托管模式的创立与实施[J].山西农经,2018(18):25-26,48. [8] 李丹,夏秋,周宏.风险偏好、经营收益与农户土地托管行为——基于江西水稻种植的经验数据[J].江西社会科学,2018,38(1):56-65. [9] 曾起艳,孙凯,仝志辉.基于农户选择视角的土地流转与土地托管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19(9):4-11. [10] 王宇. 关于蒙城县开展农机土地托管作业服务的思考[J].农技服务,2017,34(2):169-170. [11] 张克俊,黄可心.土地托管模式:农业经营方式的重要创新——基于宜宾长宁县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3(4):33-36. [12] 韩庆龄. 小农户经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衔接困境——以山东省M县土地托管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2):20-27,156. [13] 孔祥智. 农民合作、土地托管与乡村振兴——山东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再探索[J].东岳论丛,2018,39(10):18-24,191. [14] 王颖,史沁怡,蒋林苡.基于SWOT分析的土地托管模式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8):161-163. [15] 李登旺,王颖.土地托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创新及动因分析——以山东省嘉祥县为例[J].农村经济,2013(8):37-41. [16] 吕亚荣,李登旺.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成效、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嘉祥县鸿运富民合作社为例[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5):28-32. [17] 赵真,詹长根,周玮.河北省鹿泉市土地托管模式的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0,27(5):44-49. [18] 葛文光,史云,谢海英,等.现代农业发展有路径——河北省滦县百信合作社土地托管的实践考察[J].林业经济,2017,39(10):28-30. [19] 肖建英,张长立,陈龙乾,等.农户参与土地托管意愿的调查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8,34(23):113-116. [20] 贾继彬. 农户土地托管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21] 张璇. 沈阳地区农户参与土地托管意愿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8. [22] 赵志豪. 农户采纳土地托管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8. [23] 周其淋. 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影响因素分析[D].合肥:安徽大学,2018. [24] 温日宇,邵林生,姜庆国,等.“增益型、套餐式”农业生产托管下玉米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在山西的实践与启示[J].玉米科学,2019,27(5):186-190. [25] 安琪,李天浩,李梦.河北省鹿泉市土地托管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9,11(12):41-44. [26] 许保疆,程红建,王强,等.农村土地托管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南阳市农村土地托管为例[J].农学学报,2017,7(3):91-96. [27] 徐勤航,诸培新,曲福田.小农户对接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制度创新解析——以山东省纯化镇土地托管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11):77-82. [28] 林乃宏,梁鹂,朱熙华.四川长宁: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新模式初见成效[J].中国财政,2013(6):56-57. [29] 孙新华. 村社主导、农民组织化与农业服务规模化——基于土地托管和联耕联种实践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6):131-140,166. [30] 赵然芬. 资本下乡视域下农业经营机制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44):37-40. [31] 焦新颖,许玉兰.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的土地制度创新——以鹿泉市联民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为例[J].农村经济,2010(7):100-103. [32] 江帆. 土地托管的意义、难点及解决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11):13. [33] 陈凤霞.宝丰县土地托管的现状、成效、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8(10):12,18. [34] 温日宇,邵林生,姜庆国,等.新形势下玉米生产经营模式的探讨与实施——详解“增益型、套餐式”土地托管模式[J].中国种业,2018(2):32-35. [35] 汤锋. 宜春市土地托管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园艺,2018(19):188-190. [36] 孙晓燕,苏昕.土地托管、总收益与种粮意愿——兼业农户粮食增效与务工增收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8):102-108,112. [37] 李静,孟天琦,韩春虹.土地托管影响农业产出机制:投资效率及其解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9):142-149. [38] 刘强崇. 浅析土地托管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7(11):48-49. [39] 王蔚,徐勤航,周雪.土地托管与农业服务规模化经营研究——以山东省供销社实践为例[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29(5):87-95,105. [40] 王莹,刘雍.山东土地托管调查与思考[J].山东人大工作,2018(4):5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