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娇, 张超, 孙晓莉, 等. 基于DPSIR模型的云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1, 41(3): 113-121. [2] 王鹏, 王亚娟, 刘小鹏, 等. 基于PSR模型的青铜峡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 38(2): 148-153,159. [3] 管雅芳, 焦阳, 臧传富. 韩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0): 91-99. [4] ZHANG R, WANG C, XIONG Y.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China based on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framework[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3, 154: 110647. [5] 刘晓恒, 杨柳. 基于DPSIR-TOPSIS和GM(1,1)模型的贵州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15): 292-297. [6] 刘博, 李华蕾. 基于GIS和PSR模型的沈阳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J]. 辽宁农业科学, 2022(3): 41-44. [7] 吴景全, 吴铭婉, 臧传富. 西北诸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生态安全评估[J]. 干旱区地理, 2021, 44(5): 1471-1482. [8] 崔旺来, 蔡莉, 奚恒辉, 等.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浙江大湾区生态安全评价及多情景模拟分析[J]. 生态学报, 2022, 42(6): 2136-2148. [9] 于婧, 汤昪, 陈艳红, 等. 山水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张家界市为例[J]. 生态学报, 2022, 42(4): 1290-1299. [10] 徐美,刘春腊. 张家界市旅游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3): 605-614. [11] 魏佳豪, 温玉玲, 龚志军, 等. 近30年鄱阳湖滨岸缓冲带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 生态学报, 2022, 42(22): 9261-9273. [12] LAI S, SHA J, ELADAWY A, et al.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ecological maintenance based on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 model, case study: Fuzhou city, China[J].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22, 28(7): 734-761. [13] CHUAN T.Review on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research[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0,4: 53-55. [14] 谈迎新,於忠祥. 基于DSR模型的淮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1(5): 35-39. [15] SMEETS E, WETERINGS R.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ypology and overview[J].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1999(25): 19. [16] 叶善椿, 韩军. 基于DPSER模型的生态港口评价[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23(1): 39-45. [17] 余文波, 蔡海生, 张莹, 等. 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及调控[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 41(2): 189-196. [18] 潘继亚, 王金亮, 高帆. 滇西北高山峡谷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2): 29-40. [19] 张洁瑕, 郝晋珉, 段瑞娟, 等. 黄淮海平原农业生态系统演替及其可持续性的能值评估[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6): 102-108. [20] 王文萱,李明孝. 基于DPSIR的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变化[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724-2736. [21] 毛燕玲, 刘冬玲. 基于PSR模型框架下的南昌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4, 38(3): 273-277. [22] 刘鹏飞, 秦耀辰, 赵萌.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郑州市生态安全评价[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 14(4): 324-329. [23] TIAN J, GANG G.Research on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J]. Energy procedia, 2012, 16: 1180-1186. [24] 贾艳红, 赵军, 南忠仁, 等. 基于熵权法的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以甘肃牧区为例[J]. 生态学杂志,2006(8): 1003-1008. [25] 何泽雁, 林惠花, 武国胜. 长汀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7(6): 81-92. [26] 艾麦提麦丽开,沙比提满苏尔,张雪琪,等.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土壤,2019,51(4):795-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