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Vol. 57 ›› Issue (15): 28-31.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5.006
冯常辉1, 张友昌1, 陈再兴2, 习桂梅2, 易先达1, 张成1, 秦鸿德1
FENG Chang-hui1, ZHANG You-chang1, CHEN Zai-xing2, XI Gui-mei2, YI Xian-da1, ZHANG Cheng1, QIN Hong-de1
摘要: Ⅰ式果枝棉具有早熟且成铃集中的性状,适合机械化采收。以Ⅰ式果枝品系ZS07为试验材料,分析了长江中游麦(油)后直播棉在宽行、宽窄行和窄行(宽行:0.76 m、宽窄行:0.66+0.10 m、窄行:0.50 m)配置方式下不同密度(6.0万、7.5万、9.0万、10.5万、12.0万株/hm2)以及超窄行距(0.38 m)配置方式下不同密度(12.0万、15万、18万、21.0万、24.0万株/hm2)的子棉产量和成铃性状。结果表明,在窄行方式下,种植密度对子棉产量和群体成铃数的影响显著;宽窄行和窄行方式下,子棉产量和群体成铃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宽行、超窄行方式下,子棉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宽行方式下的子棉产量明显低于其他3种行距配置方式。Ⅰ式果枝类型棉花生产上,合理密植且缩小行距是增产增效的有效种植模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