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EARCE D W, TURNER R K.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1, 73(1):51-53. [2] DALY H E.Operation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A]. In: Jnasson, A M et al (Eds.).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C].Washington: Island press, 1994.23-37. [3] REES W E.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1992, 4(2):121-130. [4] WACKERNAGEL M,REES W E.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Gabriola Island[M]. Gabriola:New society publishers, 1996. [5]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等.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2): 280-285. [6]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 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16(6):69-78. [7] 谢高地, 成升魁, 于贵瑞,等. 中国自然资源消耗与国家资源安全变化趋势[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3):24-28. [8] 张可云,傅帅雄,张文彬.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31个省级区域生态承载力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9):1084-1089. [9] 杨屹, 加涛. 21世纪以来陕西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J]. 生态学报, 2015, 35(24):7987-7997. [10] 张颖. 北京市生态足迹变化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8(4):47-55. [11] 周静, 管卫华.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南京可持续发展研究[J]. 生态学报, 2012, 32(20): 6471-6480. [12] 张约翰, 张平宇, 张忠孝. 拉萨市旅游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7):154-159. [13] 王先庆, 李博, 李进,等.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J]. 人民长江, 2019, 5(50):107-112. [14] 李昭华, 汪凌志. 中国对外贸易自然资本流向及其影响因素——基于I-O模型的生态足迹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12(7):31-43. [15] 王刚毅, 刘杰. 基于改进水生态足迹的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以中原城市群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28(1):80-90. [16] 赵文晖,宁雅楠,杨伟州,等.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保定市耕地生态安全时空变异分析[J]. 土壤通报,2015,5(4):796-802. [17] 刘某承, 李文华, 谢高地.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中国生态足迹产量因子测算[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3): 592-597. [18] NICCOLUCCI V, BASRUBAONI S, TIEZZI E B P, et al. How deep is the footprint?A 3D representation[J].Ecological modelling, 2009, 220(20):2819-2823. [19] NICCOLUCCI V, GALLI A,REED A, et al.Towards a 3D nat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 geography[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11, 222(16):2939-2944. [20] 方恺, HEIJUNGS R.自然资本核算的生态足迹三维模型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2): 1700-1707. [21] 方恺. 生态足迹深度和广度:构建三维模型的新指标[J]. 生态学报, 2013, 33(1): 267-274. [22] 方恺,高凯,李焕承.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优化的自然资本利用国际比较[J]. 地理研究, 2013, 32(9): 1657-1667. [23] 方恺.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三维模型的自然资本利用特征分析——选取11个国家为数据源[J]. 生态学报,2015, 35(11):3766-3777. [24] 杜悦悦, 彭建, 高阳,等.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城市群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10):1186-1196. [25] 张星星, 曾辉.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三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7(2):771-778. [26] 杨敏. 2000年来长三角城市群自然资本利用及时空格局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7. [27] 高洁, 武虹, 盖艾鸿,等. 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的陕西省自然资本动态变化及利用特征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6(4):324-331. [28] 靳相木,柳乾坤.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扩展的土地承载力指数研究——以温州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7,37(9):2982-2993. [29] 胡美娟, 周年兴, 李在军,等. 南京市三维生态足迹测算及驱动因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5, 31(1):91-95. [30] 朱高立, 王雪琪, 李发志,等. 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的盐城市自然资本利用特征研究[J]. 土壤通报, 2017, 48(6):1304-1311. [31] 马维兢,刘斌,杨德伟,等.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41(1):163-171. [32] 李金城, 严长安, 高伟. 基于本土参数的流域生态足迹评估与不确定分析[J].生态学报, 2019, 39(2):739-747. [33] 马骏, 王雪晴. 长江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超效率DEA-Malmquist-Tobit模型[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19(3):49-54,92. [34] 葛艳芳, 马骏, 王改芹,等.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下产业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市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 资源与产业, 2019, 21(4):12-19. [35] 马骏, 李亚芳. 长江经济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1):106-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