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Vol. 58 ›› Issue (18): 93-97.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8.023
屈国胜1, 蔡正旺1, 黄勇1, 刘强1, 李志安2, 罗彬3
QU Guo-sheng1, CAI Zheng-wang1, HUANG Yong1, LIU Qiang1, LI Zhi-an2, LUO Bin3
摘要: 秦巴山区多鳞铲颌鱼主要分布在汉水水系的中上游高海拔水域,对秦巴山区多鳞铲颌鱼(Varicorhinus macrolepis)的生境、分布区、生物学特性、繁殖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安康地区各主要河流建有大量水利工程及拦河坝,已建小水电站86座(含2座已废弃),在建11座,规划待建42座,建有拦河坝及水库72座。多鳞铲颌鱼属冷水性、杂食性鱼类,性别比接近1∶1,分批产卵。紫阳、平利、镇坪、宁陕等县多鳞铲颌鱼分布较多。紫阳县任河干流及其支流中的麻柳河、盘厢河、朱溪河、绕溪河等水域内该种群属优势种群,镇坪县南江河、岚河支流正阳河也有分布,而白河县白石河、冷水河,旬阳县,汉滨区分布较少。人类破坏、生境破碎化、生境退化和污染、过度利用是多鳞铲颌鱼濒危的主要原因,可采取原地保护、迁地保护、宣传教育、加强渔政执法、加强研究等措施来保护和恢复种群数量,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