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世奎,霍治国,王道龙,等.中国农业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2] 章国材. 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2006年世界起息日主题[J].气象,2006,32(3):3-5. [3] 霍治国,李世奎,王素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6):692-703. [4] 兰红平,陈训来,孙向明,等.深圳市气象灾害分区预警系统研究[J].气象科技,2010,38(5):629-634. [5] 张雪晨,郑媛媛,姚晨,等.安徽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系统[J].气象,2007,33(6):107-111. [6] 马建国,钱霞荣,李强,等.六安市高温特征及其预警信号发布[J].气象科技,2006,34(6):693-697. [7] 黄归兰,赵宇,马继华,等.广西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布特征及发布[J].气象科技,2015,43(2):343-348. [8] 胡永松,李德章,张寿荣,等.浅析毕节地区“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策略与技巧[J].贵州气象,2009,33(6):44-46. [9] 肖伟军,刘运策.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策略与技巧初探[J].广东气象,2006(3):28-29. [10] 李海鹰,许宁军.预警信号发布中的一些问题[J].气象,2005, 31(6):83-86. [11] 徐颖,丁永红,马立文.浅谈宁夏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J].科技资讯,2009(25):232-233. [12] 吉莉,苟思,李光兵.灾害性气象预警服务效益评估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9(23):14200-14201. [13] 俞小鼎,姚秀萍,熊廷南,等.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14] 阎丽凤,杨成芳.山东省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