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端生,郑海山,刘步洲.日光温室气象环境综合研究Ⅰ墙体、覆盖物热效应研究初报[J].农业工程学报,1990,6(2):77-81. [2] 陈端生,郑海山,张建国,等.日光温室气象环境综合研究(三)——几种弧型采光屋面温室内直射光量的比较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2,8(4):78-82. [3] 郭慧卿,李振海,张振武,等.日光温室北墙构造与室内温度环境的关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26(2):193-199. [4] 李惟毅,李兆力,雷海燕,等.农业温室微气候研究综述与理论模型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5,36(5):137-140. [5] 李小芳,陈青云.日光温室山墙对室内太阳直接辐射得热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142-146. [6] 孙忠富,李佑祥,吴毅明,等.北京地区典型日光温室直射光环境的模拟与分析——设施农业光环境模拟分析研究之四[J].农业工程学报,1993,9(2):36-41. [7] 陈威,刘伟,黄素逸.温室及其蓄热层中传热与流动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24(3):508-510. [8] 亢树华,房思强,戴雅东,等.节能型日光温室墙体材料及结构的研究[J].中国蔬菜,1992(6):1-5. [9] 李小芳,陈青云.墙体材料及其组合对日光温室墙体保温性能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185-189. [10] 佟国红,王铁良,白义奎,等.日光温室墙体传热特性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3):186-189. [11] 于威,王铁良,任冰洁,等.辽沈I型日光温室内热平衡的建立及数值模拟[J].节能,2005(8):22-25. [12] 刘淑梅,薛庆禹,李春,等.天津地区不同墙体处理对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影响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70-179. [13] 黎贞发,于红.持续低温及低温连阴天气下几种典型日光温室保温性能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3):123-128. [14] 伍琼,严平,田红,等.淮河流域农田CO2和热通量日、季节变化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11-216. [15] 王春风,刘文兆,朱元骏,等.长武塬区土壤热状况变化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130-134. [16] 黄景,严平,伍琼.淮河流域麦田湍流通量输送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319-323. [17] 史激光. 典型草原区生长季湍流通量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357-360. [18] 童应祥,田红.寿县小麦下垫面能量平衡闭合状况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8):384-387. [19] 张立杰,江灏,李磊.土壤中热量传输计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冰川冻土,2004,26(5):569-575. [20] 杨红娟,丛振涛,雷志栋.谐波法与双源模型耦合估算土壤热通量和地表蒸散发[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6):706-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