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6/26/content_5403497.htm,2019-06-26. [2] 侯鹏,刘玉平,饶胜,等.国家公园:中国自然保护地发展的传承和创新[J].环境生态学,2019,1(7):1-7. [3] 段霓婧.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对社区居民生态保护行为意向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4] 闫颜,唐芳林,田勇臣,等.国家公园最严格保护的实现路径[J].生物多样性,2021,29(1):123-128. [5] 李博炎,李爽,朱彦鹏.生态旅游在我国国家公园中的定位及效益研究[J].生态经济,2021,37(1):111-115. [6] 李芬,张林波,李岱青.国家公园: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新模式[J].生态经济,2016,32(1):191-193. [7] 李永良. 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问题探讨[J].林业经济,2019,41(6):34-39. [8] MA T, XU K, XING Y M, et al.Tendencies of residents in S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to the optimization of livelihoods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natural reserves[J]. Sustainability,2020,12(12):5173. [9] 柴海燕,王璐,任秋颖.国家公园型保护地管理研究述评——基于科学计量及知识图谱分析[J].生态经济,2019,35(12):96-101,146. [10] 孙兴敏,王焕景.国外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进展与前沿趋势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7,249(5):82-87. [11] 刘华,杨志奎,陈莹.基于CiteSpace的环境损害赔偿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1):78-85. [12] 黄颖,方兴.2013—2017年《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作者群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4):135-140. [13] 陈飞,唐芳林,王丹彤,等.亚洲象国家公园探索与思考[J].林业建设,2019(6):23-29. [14] 李云,唐芳林,孙鸿雁,等.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的借鉴[J].林业建设,2019(5):6-12. [15] 陈飞,唐芳林,孙鸿雁,等.构建西藏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思考[J].林业建设,2019(3):11-15. [16] 孙鸿雁,张小鹏.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管理的探讨[J].林业建设,2019(2):6-9. [17] 唐芳林,王梦君,孙鸿雁.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J].林业建设,2019(2):1-5. [18] 苏红巧,苏杨,林翰哲.国家公园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以上海生态之城建设为例[J].环境保护,2020,48(15):49-54. [19] 苏杨. 多方共治、各尽所长才能形成生命共同体——解读《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之八[J].中国发展观察,2019(7):50-54. [20] 苏红巧,罗敏,苏杨.“最严格的保护”是最严格地按照科学来保护——解读“国家公园实行最严格的保护”[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13-21. [21] 王国萍,何思源,丁陆彬,等.基于管理目标的我国国家公园灾害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OL].世界林业研究,https://doi.org/10.13348/j.cnki.sjlyyj.2020.0072.y,2020-08-23. [22] 何思源,闵庆文,李禾尧,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及评估(Ⅰ):价值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0,28(9):1314-1329. [23] 刘显洋,闵庆文,焦雯珺,等.基于最优实践的国家公园管理能力评价方法体系研究[J].生态学报,2019,39(22):8211-8220. [24] 付梦娣,田俊量,任月恒,等.三江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与空间管控(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9,29(12):2069-2084. [25] 李俊生,蔚东英,朱彦鹏.建立健全国家公园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代国家公园制度创新专栏序[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2):7-8. [26] 朱彦鹏,李博炎,蔚东英,等.关于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思考与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2):9-12. [27] 付梦娣,田俊量,朱彦鹏,等.三江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与目标管理[J].生物多样性,2017,25(1):71-79. [28] 陈君帜,唐小平.中国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1):1-11. [29] 陈君帜,倪建伟,唐小平,等.中国国家公园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9(6):1-6. [30] 唐小平,张云毅,梁兵宽,等.中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5-12. [31] 薛冰洁,张玉钧,安童童,等.生态格局理念下的国家公园边界划定方法探讨——以秦岭国家公园为例[J].规划师,2020,36(1):26-31. [32] 薛冰洁,张玉钧,安童童,等.旗舰种大熊猫国家公园选址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2):24-28. [33] 安童童,张玉钧,丛丽,等.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J].河北林果研究,2017,32(1):87-92. [34] 钟乐,杨锐,赵智聪.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家公园建设英文文献述评[J].中国园林,2018,34(7):23-28. [35] 王原,谢乙莹,李敬,等.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国家公园文献计量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2(6):585-590. [36] 韩嵩琳,朱正如,姜俊超.基于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分析光催化技术治理水污染领域的研究进展[J/OL].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ttps://doi.org/10.19789/j.1004-9398.2021.03. 000,2020-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