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60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21-07-10
    综述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文献计量分析
    付潇, 汪琳, 朱创业
    2021, 60(13):  5-1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01
    摘要 ( 458 )   PDF (3241KB) ( 4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2001—2020年的482篇文献为基础数据源,回顾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研究历程。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有关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发文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发文累积量符合指数增长,处于大发展阶段;作者之间的合作以学缘关系为主,外部的合作较少;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是核心的发文机构;排名前5位的代表性热点集群依次是生态空间、生态补偿、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协调机制、功能分区、法律制度、环境教育、生态补偿标准成为各集群下的新兴研究热点。研究结果绘制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知识图谱,为认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植物繁殖策略对海拔的响应研究进展
    王超, 卢杰
    2021, 60(13):  11-1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02
    摘要 ( 560 )   PDF (1531KB) ( 5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近年来植物繁殖策略对海拔响应方面的文献成果,总结了植物繁殖物候、叶功能性状、繁殖分配和种子数量、大小及子代特性等方面的适应策略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丰富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
    育种·栽培
    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珈1S的选育
    刘善德, 陈木炎, 张洪, 胡刚
    2021, 60(13):  15-1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03
    摘要 ( 419 )   PDF (1521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P88S与湖农5S-3杂交,经过8年10代系统选育,在第七代盛夏低温初次出现光敏株,第九代割蔸再生再次出现光敏不育株,第十代获得稳定的不育系,命名为珈1S。该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耐肥抗倒、高异交率、高配合力等特性,应用前景广阔。
    棉田间作系统的农田小气候特征及光合特性
    崔爱花, 刘帅, 黄国勤
    2021, 60(13):  18-2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04
    摘要 ( 458 )   PDF (4320KB) ( 3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棉田间作系统的小气候特征,进一步研究间作系统中除棉花以外农作物的光合特性,设置了棉花间作大豆、棉花间作玉米和棉花间作甘薯3种间作处理以及棉花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甘薯单作4个单作处理,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棉田间作及相应单作的空气相对湿度日变化趋势均表现为U形曲线,棉田间作较相应单作可提高系统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大豆单作和玉米单作的空气湿度均高于棉花单作,而甘薯单作低于棉花单作;棉田间作及相应单作的空气温度日变化趋势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棉田间作较相应单作可降低系统内的空气温度,棉花单作高于玉米单作,分别与大豆单作及甘薯单作之间差异不显著。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甘薯单作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间作模式下的大豆和甘薯的光合午休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的变化一致,均表现为大豆单作模式>棉花间作大豆模式、甘薯单作模式>棉花间作甘薯模式、棉花间作玉米模式>玉米单作模式,胞间CO2浓度的表现正好相反。综合来看,棉花间作甘薯模式在改善甘薯光合午休现象、降低系统内空气温度、提高空气湿度方面的优势较其他间作模式更为明显。
    耕作方式对松嫩平原半干旱区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继卫, 王玉凤, 张翼飞, 李庆, 杨克军, 唐子淳
    2021, 60(13):  26-3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05
    摘要 ( 453 )   PDF (1586KB) ( 2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耕作方式是限制松嫩平原半干旱区玉米(Zea mays L.)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秋季深翻垄作、秋季深翻平作、秋季旋耕垄作、秋季旋耕平作、春季旋耕垄作和春季旋耕平作6种耕作方式来探讨耕作方式对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从玉米子粒灌浆的角度为松嫩平原半干旱区玉米栽培探索一种高产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玉米灌浆速率最大时生长量与玉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玉米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秋季深翻平作较其他处理可以提高玉米灌浆期的光合速率,增加玉米子粒干重,提高子粒灌浆速率的峰值,增加子粒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物量,增加玉米的粒重并最终提高产量。在秋季深翻平作处理下,玉米产量最高,为11 141.93 kg/hm2。因此,采取秋季子粒深翻平作处理,可以提高松嫩平原半干旱区玉米的产量。
    山东省玉米生产投入产出的结构分析——基于对300个农户的调研
    赵顺宏, 孟子恒, 贾舒涵, 李树超
    2021, 60(13):  31-3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06
    摘要 ( 483 )   PDF (1549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玉米在中国粮食安全以及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地分析玉米生产的影响因素对提升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山东省 2019年玉米种植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分析了影响山东省玉米产量的因素。结果表明,资本投入、种植面积对玉米产量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劳动力和是否实施粮改饲对玉米产量具有显著负向效应,技术支持与合作社影响不显著。建议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生产结构升级和生产技术的传播;鼓励农科创新,尽早实现成果转化;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规范合作社管理,发挥合作社职能。
    彩色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与筛选研究
    宗洪霞, 徐茜, 李保证, 肖波
    2021, 60(13):  36-3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07
    摘要 ( 516 )   PDF (1513KB) ( 3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筛选出适宜重庆市种植的彩色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新品种(系),以紫云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9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系)进行筛选与比较。结果显示,品种红美产量高、单薯最重、商品率较高、抗病性较好、花青素含量适中、食味较好,是适合重庆市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
    栽培密度及田间小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李继辉, 向导, 杨明凤, 刘勇
    2021, 60(13):  39-4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08
    摘要 ( 582 )   PDF (1537KB) ( 2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掌握棉花适宜种植密度及田间小气候条件,以棉花新陆早45号为供试品种,设计5个不同密度,选择棉花郁闭度最大的开花后期,测定群体不同层次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透光率和光照度,收获期测定棉花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群体间温度差异较小,而株间梯度温度差异明显,适宜棉花群体间梯度温度差应小于0.4 ℃。群体间空气相对湿度高密度处理(27.00万株/hm2)比低密度处理(9.00万株/hm2)高3个百分点。棉株间地面透光率应在5.5%以上才能实现高产。棉花种植密度与株高、茎粗、单株铃数、单铃重均呈显著负相关。在当前栽培管理水平下,北疆早熟棉花品种的种植密度应在18万~22万株/hm2为宜。
    资源·环境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析与防治对策
    张明浩
    2021, 60(13):  42-5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09
    摘要 ( 505 )   PDF (8171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广东省为例,采用排污系数法估算2008—2017年农业面源污染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污染负荷,结合ArcGIS 10.2可视化分析其时空特征,并通过各污染物的地均排放量及其综合指数对广东省21个地市农业面源污染强度进行风险分析及提出针对性措施。结果表明,2017年广东省农村地区COD、TN及TP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104.47 万、16.87万、2.45万t;2008—2017年 COD、TN及TP污染强度整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2016—2017年部分地区变化幅度明显,主要由于化肥使用量、畜禽养殖量大幅增加。21个地市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大小顺序为茂名、汕头、湛江、珠海、佛山、阳江、中山、江门、揭阳、肇庆、潮州、汕尾、广州、清远、云浮、深圳、梅州、惠州、韶关、河源、东莞。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究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布与风险特征,提出污染防治针对性措施,有利于广东省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019年初长沙市一次典型重污染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胡燕, 杨云芸, 刘焕乾, 尹忠海, 周慧, 王晓雷
    2021, 60(13):  51-5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10
    摘要 ( 471 )   PDF (13749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14个国控站2019年1月5—8日的逐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和6种主要污染物监测数据,对应时段的气象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FY-4卫星资料,结合HYSPLIT4后向轨迹的模拟结果,深入分析了2019年1月上旬长沙市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结果显示,此次长沙市重污染天气过程是一次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过程。后向轨迹分析表明,中低层污染气团轨迹相同,受气团叠加影响,污染物从河南省中部长距离传输影响长沙市,是导致此次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积累和暴发阶段以大范围稳定性中低云为主,TBB大于-10 ℃。暴发阶段结合风廓线资料分析可知,污染物随东北气流向长沙市传输,外来源输入占主导地位。850~700 hPa中低层有明显逆温层或等温层、高层空气相对湿度小均为本次重污染天气的有利气象因子。
    偃师市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研究
    王国重, 李中原, 张继宇, 程焕玲, 李佳红
    2021, 60(13):  60-6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11
    摘要 ( 475 )   PDF (4421KB) ( 2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掌握河南省偃师市真实、准确的土地利用数据,根据其Landsat8影像,采用支持向量基(SVM)和最大似然法(ML)对其2016年用地类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但SVM的分类精度略低,这可能与所选参数、核函数及训练样本的影响有关,需做进一步研究。
    不同施肥处理下辣椒-甘蓝轮作模式土壤质量监测与诊断分析
    杜雷, 王素萍, 陈钢, 黄翔, 张贵友, 姜利, 程维舜, 罗茜, 张利红, 洪娟
    2021, 60(13):  63-6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12
    摘要 ( 431 )   PDF (1609KB) ( 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监测和诊断3种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甘蓝轮作模式土壤质量的影响,为新型土壤诊断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对2轮作物的土壤理化性状监测与诊断,辣椒季和甘蓝季的土壤物理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施肥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但推荐施肥(OPT)处理效果更佳;与不施肥对照(CK)相比,OPT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P<0.05)。施肥处理都有土壤酸化现象,习惯施肥(FP)处理最显著,土壤pH比CK降低了12.41%。各处理的养分含量都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现象,2轮作物种完后FP处理和OPT处理的电导率(EC)、全氮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都显著高于CK(P<0.05),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P>0.05);OPT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FP处理和CK(P<0.05),比CK提高了50.68%。由此可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2018年1月湖南省两次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对比分析
    周慧, 黄骄文, 苏涛, 蔡荣辉
    2021, 60(13):  68-7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13
    摘要 ( 480 )   PDF (16115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1月湖南省2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期间出现了如暴雪、冻雨、强降温、偏北大风和雷暴等多种灾害性天气;1月24—31日过程比3—8日过程影响范围广、强度强和持续时间长,主要与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存在差异有关;1月27日晚湘中以北是高架雷暴下产生的雷打雪天气现象。分析表明,500 hPa锋区、冷中心强度、850 hPa冷平流强度、地面冷高压强度及其前沿的气压梯度对初步判断冷空气的强度有较好的指示意义,700 hPa湿度和温度层结是南方雨雪相态转换的关键因子。
    烟梗纤维素降解菌株HF-09的分离鉴定和降解特性
    吴长伟, 弓新国, 张勃, 李仙, 郑琳
    2021, 60(13):  74-7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14
    摘要 ( 474 )   PDF (3232KB) ( 2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降低烟梗中的木质纤维素含量,解决其工业利用价值低的问题,筛选具有降解烟梗木质纤维素应用潜力的细菌,利用纤维素酶筛选培养基,从昆明市的烟草栽培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烟草木质纤维素降解菌株HF-09。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结合16S rRNA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在pH 5~9的范围内或75 ℃以下存活率均达90%以上,在培养8~20 h生长达到对数生长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经过对烟梗(红大C3F)进行10 d的降解处理,发现纤维素降解率为20.82%、半纤维素降解率为30.28%、木质素降解率为19.34%。同时,电镜扫描显示,该菌具有显著的破坏烟梗组织结构的能力。
    园艺·特产
    施用生物菌剂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王毅, 刘志刚, 管恩森, 高凯, 王大海, 张国超, 刘春菊, 王德权, 高政绪, 杜传印
    2021, 60(13):  78-8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15
    摘要 ( 534 )   PDF (1685KB) ( 3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不同生物菌剂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溶磷解钾微生物菌剂、土著菌扩繁剂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常规施肥)相比,团棵期T1(常规施肥+土著菌扩繁剂+土壤溶磷解钾微生物菌剂)、T2(常规施肥+土著菌扩繁剂)处理烤烟农艺性状指标、病毒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差异较小;平顶期T1和T2处理最大叶长分别增加了11.06%和10.83%,最大叶宽分别增加了15.02%和20.25%,最大叶面积分别增加了27.75%和33.27%;而黑胫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55.6%和44.4%,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57.6%和33.4%;从经济性状看,T1、T2处理产量分别提高10.10%和9.92%,产值分别提高23.06%和21.09%。综上,配施土著菌扩繁剂、配施土著菌扩繁剂和土壤溶磷解钾生物菌剂均能改善烟株平顶期农艺性状,增加黑胫病抗性和改善烤烟经济性状,且以土著菌扩繁剂和土壤溶磷解钾菌剂配施效果更好。
    硅和硒复配剂对低温胁迫下铁皮石斛抗寒性的影响
    丁久玲, 郑凯, 唐冬芬, 席刚俊, 史俊
    2021, 60(13):  82-8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16
    摘要 ( 559 )   PDF (1597KB) ( 2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低温胁迫下硅和硒复配剂处理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抗寒性的影响,将铁皮石斛幼苗2 ℃低温胁迫7 d后,用不同浓度的硅和硒复配剂进行叶面喷施,共12种复配剂处理。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硅和硒配合使用,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铁皮石斛的低温伤害,具体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和Pro含量的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喷施浓度为50 mg/L硅+5 mg/L硒、50 mg/L硅+7.5 mg/L硒复配剂时,其叶绿素含量、Pro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下降,显著减缓了铁皮石斛的低温伤害,提高了其抗寒性。
    胡杨叶片的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和非气孔限制的探究
    林兵, 武胜利, 管文轲, 宋川, 史智欣, 何宇翔, 岳永江
    2021, 60(13):  87-9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17
    摘要 ( 578 )   PDF (1651KB) ( 5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LI-COR,USA)测量生长在极端干旱区塔里木河荒漠沿岸天然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的光合生理参数,在分析胡杨叶片胞间CO2浓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探究了胡杨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情况。结果表明,生长季内胡杨叶片的胞间CO2浓度变化呈“V”型的变化趋势,最低值均出现在14:00。胡杨胞间CO2浓度随影响因素包括大气CO2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而同步变化:与大气CO2浓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保持一致;与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相反,呈负相关。胡杨叶片气孔限制值Ls变化规律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早上和晚上低、中午高。非气孔限制指标Ci/GsLs变化规律相反。胡杨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是以非气孔限制为主,但不能排除气孔限制作用,同理,当净光合速率下降是非气孔限制为主,也不能排除非气孔限制作用;结合气孔限制值Ls和非气孔限制的两个判断依据可以进一步了解胡杨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情况。
    梭梭幼苗对光照的形态响应与适应
    胡晓静, 张雪琴
    2021, 60(13):  93-9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18
    摘要 ( 454 )   PDF (1547KB) ( 2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控制试验条件下,以自然光为基础设置 4种透光率(分别为全光照的 100%、75%、35%和5%),进行为期 1 个生长季的观测及形态指标和存活率的测定,探讨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C.A.Mey.)Bunge]在幼苗发育阶段对遮阴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遮阴条件下梭梭幼苗的分枝角度远高于全光照条件下,前者为后者的1.60、1.77和1.89 倍,说明遮阴条件下,幼苗具有更高的分枝角,这是梭梭幼苗对于不同的光照条件在分枝形态上做出的适应性调整;随着光照度的减弱,梭梭幼苗的根、茎、侧枝和总生物量都明显降低,且各光照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梭梭幼苗生物量分配参数在各个光照度下变化规律不明显;梭梭幼苗的平均形态可塑性存在差异。随着光照度的减弱,形态可塑性指数存在减小的趋势,但梭梭在幼苗阶段的形态可塑性指标较小。梭梭幼苗可以通过形态上的一系列可塑性变化来适应不同的光环境以获取最大的碳收益。
    大别山白马尖山区次生林树木死亡格局研究
    王志高, 曹华, 张川英
    2021, 60(13):  97-10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19
    摘要 ( 446 )   PDF (1539KB) ( 3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大别山白马尖山区次生林样地死亡个体为研究对象,从群落发育、个体大小、物种多度和萌枝等方面分析了树种的死亡原因。结果表明,在大别山白马尖山区次生林中死亡个体的数目相对较多,死亡木以小径级为主,胸径5 cm以下的死亡木占死亡树木总数的30%以上;死亡树种的多度与其活立木多度呈正相关(P<0.05);3个样地中萌枝死亡的个体分别占41.7%、66.0%和60.0%。本研究表明竞争是大别山白马尖山区次生林树木死亡的主要原因,后续的研究应在更大多尺度上进一步探讨树木的死亡机制。
    宝鸡段嘉陵江流域花椒种植适宜性评价
    薛斯文, 周旗
    2021, 60(13):  101-1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20
    摘要 ( 469 )   PDF (6562KB) ( 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凤县嘉陵江流域花椒种植区供水因子、供养因子、侵蚀因子以及热量因子对宝鸡段嘉陵江流域花椒种植适宜性的影响,建立了宝鸡段嘉陵江流域花椒种植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了宝鸡段嘉陵江流域各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布等级的栅格图像,对流域花椒种植进行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宝鸡段嘉陵江流域旱地分布较为分散,适宜种植花椒的地区较少,且都在水源附近;因此大部分旱地不大适宜种植花椒。其中有1.508 km2旱地不适宜种植花椒,约占21.4%;一般适宜地有1.975 km2,约占旱地总面积的37.9%;适宜的地区仅有2.684 km2,约占27.9%;而非常适宜的旱地面积也较少,为0.909 km2,约占12.8%。凤县嘉陵江流域适宜种植花椒的地区非常少,这在某种程度上警醒人们在花椒种植时要合理施用化肥,耕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土壤的监管,避免污染物进入土壤中,以提高旱地的利用率。
    贮藏·加工
    木瓜益生菌发酵饮料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姚瑞祺, 高敏, 葛含静
    2021, 60(13):  105-10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21
    摘要 ( 544 )   PDF (1949KB)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ne]果实为主要原料,益生菌为发酵菌种,研制木瓜益生菌发酵饮料,并对发酵前后木瓜汁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及类干酪乳杆菌经驯化后可用于木瓜汁的发酵,复配比例4∶6较为适宜。木瓜益生菌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为:发酵温度36 ℃,菌种用量2.5%,发酵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活菌数可达8.79 lg(cfu/mL),产酸量为12.2 g/kg。益生菌发酵对木瓜汁的总酸、游离态酚和结合态酚含量影响较大,有利于改善木瓜汁的营养品质,表现为总酸含量增加8.01%,游离态酚增加38.5%,结合态酚减少51.9%。
    半干无籽刺梨果片加工研究
    潘鹏举, 李玉强, 李冬平, 杨玲
    2021, 60(13):  110-11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22
    摘要 ( 453 )   PDF (3539KB) ( 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减少无籽刺梨(Rosa sterilis)果实采后的腐烂损失,又能获得高营养、原果风味浓的健康产品,试验以无籽刺梨鲜果为原料,采用微波干燥进行半干片制作。结果表明,无籽刺梨果块经烫漂90 s,再经微波间歇法干燥,可得到较为满意的半干片,含水量为21.58%,水活度为0.62;色泽金黄,软而紧实,具清新果香,维生素C含量为1 664.25 mg/100 g。
    检测分析
    离子色谱法测定化肥中的无机阴离子和三聚氰胺
    梁晨, 彭浩, 郑秀瑾, 邵光印, 张锦梅, 张苗苗
    2021, 60(13):  114-11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23
    摘要 ( 395 )   PDF (1570KB)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离子色谱(IC)建立了化肥中无机阴离子和三聚氰胺的色谱分析方法。将化肥样品用7 g/L的三氯乙酸溶液超声提取并离心,上清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经净化后溶液中的阴离子用SH-AP-1(250 mm×4.0 mm)作为分离柱,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测定;溶液中三聚氰胺用SH-CC-4(200 mm×4.0 mm)作为分离柱,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离子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在93.4%~104.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4%,该方法可以广泛适用于多种化肥样品中阴阳离子检测。
    杨凌区设施蔬菜基地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状况分析
    李国秀, 崔利辉, 刘伟, 刘小宁
    2021, 60(13):  119-12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24
    摘要 ( 392 )   PDF (1576KB) ( 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评估杨凌区设施蔬菜基地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化合物的污染状况,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土壤样品中15种PAEs化合物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分析的土壤样品中检测出12种PAEs化合物,总含量在53.4~3 524.1 μg/kg,平均值为602.7 μg/kg。其中DEHP、DBP、DIBP、DMEP、BBP、DNOP 6种单体是土壤中主要的PAEs污染物,检出率分别为100%、100%、100%、73.3%、63.3%、53.3%,平均含量分别为286.3、167.3、123.1、157.6、121.3、130.5 μg/kg。与其他地区土壤相比,杨凌区蔬菜基地土壤中PAEs处在较低污染水平,但此类化合物在设施蔬菜基地普遍存在,其潜在环境风险值得引起关注。
    60Co辐照清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研究
    何江, 冯峰, 高鹏, 高飞, 张峰
    2021, 60(13):  123-12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25
    摘要 ( 589 )   PDF (1508KB)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10 kGy范围内不同辐照剂量的清香型白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对白酒中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类物质(总酸)相对含量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增加,酯类物质(总酯)相对含量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减少,乙酸含量逐渐增加,乳酸乙酯逐渐降低,异丁醇和异戊醇呈下降趋势,乙酸、乳酸乙酯、异丁醇和异戊醇在辐照陈化白酒中的变化规律与自然陈化白酒的变化规律相似。
    信息工程
    基于GIS的夷陵区松材线虫入侵松林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周丹, 肖正利, 赵勇, 田静波, 李祖梅, 敬顺华
    2021, 60(13):  127-13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26
    摘要 ( 442 )   PDF (5402KB) ( 4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夷陵区松材线虫病疫木采伐GIS管理为例,收集了2019—2020年2个年度地面疫木空间位置,运用ArcGIS软件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汇集成点、面图层;采用空间平面可视化、趋势面和空间自相关、最近邻距离指数、核密度时空聚类分析,绘制空间信息图,直观地了解松材线虫病发生的空间格局趋势的演变,阐述松材线虫病变化规律与扩散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松材线虫病疫情在防治措施下,2020年受害松林与疫点(小班)下降。2个年度松材线虫病疫情趋势均为东西部、东部值较高,趋势线近似直线,疫点暴发呈现锥形中心点聚集性扩散。疫情时空聚类特征整体格局呈现空间聚集性,疫源传播致松树受害高度聚集性,疫点分布模式为聚集分布。该区域松材线虫病疫情存在一定数量疫点,分布区域广,疫情短期内难以根除,应加大疫木的清理,阻挡疫情扩散蔓延新区域,减少疫点,调节松树密度,减少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建立阔叶林生态系统。
    基于组件库技术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搭建与实现
    段瑞, 成志平
    2021, 60(13):  134-13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27
    摘要 ( 501 )   PDF (1831KB) ( 3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全面改变当前中国部分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普及推广难度大、应用难等问题,基于组件库技术设计了一种针对中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云服务平台。通过设计冷链物流数据通信协议,实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检测设备的统一接入;利用组件库以及云计算技术,为构建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提供独立的功能单元、远程服务以及复用软件资源等。
    生物工程
    不同激素对甘草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付丽, 张东向, 刘安奇, 吕晴, 李伟
    2021, 60(13):  138-14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28
    摘要 ( 429 )   PDF (1562KB) ( 2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单因素变量和不同激素组合设计,观察不同激素配比对甘草(Glycurrihiza uralensis Fisch.)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最佳激素组合为MS+0.5 mg/L 6-BA+0.5 mg/L KT,其丛生芽的平均增值倍数达到(5.00±1.61)倍。适宜的激素配比有利于甘草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为甘草快速繁殖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麻城油茶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庞芳芹, 张靖怡, 柳倩, 汤欣欣, 胡孝明, 朱华国
    2021, 60(13):  143-14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29
    摘要 ( 456 )   PDF (4455KB) ( 2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油茶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获得再生植株的技术体系,以湖北麻城油茶7月中旬幼胚为试验材料,消毒后切块接种于分别附加了2.0 mg/L 2,4-D+1.0 mg/L KT和5.0 mg/L NAA+1.0 mg/L KT的MS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1个月后统计出愈率,两种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83.23%和45.34%;挑选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继代于附加了1.0 mg/L NAA+1.0 mg/L KT的MS培养基,培养2个月后可见明显的胚状体形成,统计胚状体平均发生率为15.25%;随后将胚状体继代于附加了1.0 mg/L NAA+3.0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进行胚状体发育和植株再生培养,获得具备完整子叶的胚状体后,转移至含有3.0 mg/L 6-BA的1/2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获得完整再生植株后驯化移栽至营养钵中继续生长。本研究建立了麻城油茶6个月内获得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技术体系,为建立油茶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经济·管理
    石首市油菜产业现状、发展困境和建议
    付维新, 徐上军, 陈文, 袁航, 廖汉玉
    2021, 60(13):  146-14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30
    摘要 ( 611 )   PDF (1515KB) ( 4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石首市农业优势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菜产业,分析了近几年来油菜生产及产业现状,认为石首市油菜产业面临市场价格低、灾害影响大、基础设施差、生产水平低、产业开发难等困境。并从政策、面积、特色、技术、产业链条等方面提出对策。
    家庭禀赋对稻虾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基于两种属性农产品的对比分析
    田卓亚, 齐振宏, 杨彩艳, 刘哲
    2021, 60(13):  149-15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31
    摘要 ( 452 )   PDF (1577KB) ( 3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湖北、湖南、安徽三省的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利用熵值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家庭禀赋对稻虾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并基于水稻和小龙虾2种属性农产品对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率较高;社会资本禀赋、经济资本禀赋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行为;家庭禀赋对2种属性农产品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社会资本禀赋显著促进农户水稻保险购买行为,经济资本禀赋对2种属性农产品农业保险的购买行为都有促进作用。因此,要提高农户的综合资本禀赋水平,注重农产品的不同属性,以提高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水平。
    兰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典型相关分析
    魏赟
    2021, 60(13):  156-16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32
    摘要 ( 542 )   PDF (1564KB)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兰州市农村居民1995—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业生产投入产出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末总人口数、耕地面积、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是对兰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最大的投入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是对兰州市粮食总产量影响最大的投入量。最后,根据Fisher最优分割法,将兰州市1995—2018年的农业生产发展分为4个阶段,并通过数据分析指出了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评价研究
    李蔚, 杨晓萍
    2021, 60(13):  162-16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33
    摘要 ( 460 )   PDF (1579KB) ( 4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第十二师连队人居环境整治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连队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实地调研,依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进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第十二师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总体评价为7.354分,其中经济基础得分最高,为7.740分,生活环境得分为7.532分,组织管理得分为7.094分,运行保障得分为7.426分。总体来看,十二师连队整治效果较好,但仍需增强基层组织的支撑力和引领力、建立示范连队,探索新整治模式以及构建长效机制,优化兵团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路程, 李敬锁, 彭兴贞
    2021, 60(13):  170-17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34
    摘要 ( 421 )   PDF (1930KB) ( 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山东省1994—201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在对农业科技进步率及贡献率测算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从长期和短期来看均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也能够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各项投入,继而提升山东省农业科技水平,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业科技进步互为Granger原因。最后,以农民收入增长为目的,提出改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加速农业技术革新,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以加速农业先进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完善农业劳动力转移制度以间接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高质量农业以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湖北省茶叶出口贸易瓶颈与对策分析
    吴亚玲, 方艳珍, 陈青, 李林波, 雷书彦
    2021, 60(13):  176-18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35
    摘要 ( 728 )   PDF (1522KB) ( 5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湖北省茶叶生产及品牌建设现状,分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湖北省茶业出口贸易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从产品竞争力、完善产业链、出口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茶叶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三生同步”的陕西省乡村旅游低碳化路径研究
    花菲菲
    2021, 60(13):  181-18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36
    摘要 ( 493 )   PDF (1499KB) ( 2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乡村旅游低碳化背景识别与研究概述的基础上,厘清“三生同步”与乡村旅游低碳化的逻辑关联,并以此为切入点,梳理陕西省乡村旅游低碳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低碳化路径。生产方面,注重乡村旅游产业供给侧低碳化改革,促进乡村旅游绿色经济发展;生活方面,提高集约化水平,制定乡村旅游低碳消费鼓励措施;生态方面,增强自然碳汇能力,打造绿色景观格局。以期为陕西省乃至中国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提供借鉴。
    安徽省水能粮耦合协调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焦媛婕
    2021, 60(13):  184-19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37
    摘要 ( 505 )   PDF (3334KB) ( 3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建立水-能源-粮食(W-E-F)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其2006—2018年的W-E-F系统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8年安徽省W-E-F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0.490 9上升到0.870 2,总体达到良好协调水平;但是各子系统的发展特征不同,水资源子系统变化波动比较大,能源子系统发展相对来说比较缓慢,粮食子系统发展较快,开发利用水平整体上高于水资源和能源;W-E-F系统协调水平也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合肥、淮南和宣城三市的协调水平较高,各子系统的短板区域主要位于六安、马鞍山、淮北等地。大多数地区面临W-E-F内部发展日益失衡问题,其中粮食和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故需要颁布节水政策、提高节水灌溉效率,减轻粮食生产对水资源造成的影响。
    共生视角下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效应研究
    张雄, 庞丽萍
    2021, 60(13):  192-19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38
    摘要 ( 476 )   PDF (1498KB) ( 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深入探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生辐射效应带来的显著作用,以共生理论为研究视角,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共生辐射效应存在动态效应的游离性与有限性、派生效应的不流畅性与非相关性、迭加效应的滞后性与单一性等现实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要素融合与资源共享相结合,信息平台与资金平台相配套,协作共享与产业融合相搭配等方面的对策,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土地整治促进遵义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周春芳, 禄晓龙, 袁凤刚, 杨正凤, 龙茜, 史文涛
    2021, 60(13):  196-19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39
    摘要 ( 494 )   PDF (1619KB) ( 2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土地整治,可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基于此,构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对遵义市及遵义市四大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测度,并以遵义市土地整治实践为例,构建土地整治与遵义市区域经济协调度的相关模型,深入分析二者的关系,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建议。
    长江经济带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改进的TPB框架
    雷家乐, 吴雪莲, 李万红, 李维
    2021, 60(13):  200-20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40
    摘要 ( 471 )   PDF (1597KB) ( 4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改进的TPB框架,探究长江经济带农户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绿色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激励农户绿色生产提供政策参考意见。利用问卷调查法,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研究表明,指令性规范、政策激励对农户产前建立田间技术档案管理具有正向影响,而示范性规范、网络、年龄、务农年限则具有负向影响;示范性规范、态度、网络、性别对农户产中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具有正向影响,而指令性规范、农业收入则具有负向影响;行为能力、务农年限对农户产后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而示范性规范、年龄则具有负向影响。主观规范、行为能力、政策激励、态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宣传引导、培养新型农民、改良农业技术、建立和完善法律和激励政策是促进农户进行绿色生产的重点。
    网络治理视角下农村“厕所革命”多元主体协作困境研究
    李晓玉, 张哲聪
    2021, 60(13):  208-21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41
    摘要 ( 456 )   PDF (1511KB) ( 2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村“厕所革命”项目作为基础性民生工程,依赖政府、村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业、村民以及新闻媒介多方主体的协同推进。实践中由于协作性章程的缺失,又存在信息共享程度低、普遍缺乏信任、行为逻辑缺陷制约和对立性冲突等因素影响,阻碍了项目进度。基于网络治理视角,从订立必要的行为章程、实现信息有效共享、建立信任激励机制、采取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5个方面提出破解对策。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监管研究
    邢鸿飞, 吕汉东
    2021, 60(13):  213-21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13.042
    摘要 ( 533 )   PDF (1637KB) ( 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应对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更好地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对当下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监管实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中存在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模式与实践脱节、监管手段落后、征信体系不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缺乏等问题。建议政府从监管法律法规、监管模式、监管科技、征信体系、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等方面完善监管制度,以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产业平稳运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