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培培,于立河,赵长江.低温下硅对春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5,27(1):15-21,36. [2] 赵培培,赵长江,于立河,等.低温下硅对春小麦种子萌发及抗氧化和渗透调节系统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4,34(6):823-831. [3] 吴燕,高青海.低温胁迫下乌塌菜对外源硅的生理响应[J].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46(9):928-932. [4] 路运才,王淼,杜景红,等.外源硅对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2):42-43,58. [5] 王海红,祝鹏飞,束良佐,等.硅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1,30(1):38-42. [6] 孙丽. 外源硒对低温胁迫下草莓幼苗的缓解效应及对AsA-GSH循环的影响[D]. 杭州:浙江大学,2016. [7] 刘昱卉,张恩让.低温下硒对萝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28(4):298-301. [8] 张彩虹,于秀针,姜鲁艳,等.硒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4,51(6):1083-1089. [9] 刘慧雯. LED光质对铁皮石斛组培拟原球茎和幼苗生长及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D].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7. [10] 罗剑飘,谭嘉娜,杨俊贤,等.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7,48(3):481-487. [11] 喻静,蒋海侠,张保钱,等.两株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对组培苗和原球茎生长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2017,47(4):541-550. [12] 谢静,许环映,吴建涛,等.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7,38(1):28-32. [13] 徐旭栋,蒋瑞彬,蓝小明,等.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CoT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7):2123-2125. [14] 斯金平,诸燕,朱玉球,等.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2009,29(6):66-70. [15] 黎万奎,胡之璧,周吉燕,等.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与其他来源铁皮石斛中氨基酸与多糖及微量元素的比较分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22(4):80-83. [16] 尚迪,张军,刘静,等.运用AHP法评价五种药用石斛在成都的引种栽培[J].南方农业,2017,11(19):8-10,13. [17] 谭艳玲,张艳嫣,高冬冬,等.低温胁迫对铁皮石斛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38(4):400-406. [18] 史骥清,吴雅,王怀青,等.不同地域铁皮石斛抗寒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118-119. [19] 张艳嫣,陈丹,谭艳玲,等.外源硒对低温胁迫下铁皮石斛幼苗的缓解效应及其抗氧化生理特征变化[J]. 西北植物学报,2013,33(4):747-754. [20]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4-137. [21] 杨碧云,叶丽萍,钟凤林,等.低温处理对紫色小白菜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46(1):173-180. [22] 朱虹,祖元刚,王文杰,等.逆境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4):86-89. [23] 王荣富. 植物抗寒指标的种类及其应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3):49-55. [24] 南芝润,范月仙. 植物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08, 14(5):27-29. [25] 朱佳,梁永超,丁燕芳,等.硅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幼苗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 2006,39(9):1780-1788. [26] 张艳嫣. 外源硒对低温胁迫下铁皮石斛幼苗的缓解效应及其抗氧化生理特征的变化[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7] 梁艳荣,胡晓红,张颍力,等.植物过氧化物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24(2):110-113. [28] 张彩虹,于秀针,姜鲁艳,等.硒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4,51(6):1083-1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