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 尹永强,何明雄, 邓明军.土壤酸化对土壤养分及烟叶品质的影响及改良措施[J].中国烟草科学, 2008(1): 51-5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4] 戴茨华,王劲松,代平.红壤旱地长期试验肥力演变及玉米效应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5): 1051-1056. [5] 张玉铭,胡春胜,毛任钊,等.华北山前平原农田土壤肥力演变与养分管理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5): 1143-1150. [6] 梁红. 重庆植烟土壤肥力特征及评价[D].重庆:西南大学, 2014. [7] 段淑辉,刘天波,李建勇,等.湖南浏阳植烟土壤肥力评价及土壤养分变化[J].中国烟草科学, 2017, 38(2): 33-38. [8] 李倩,索炎炎,景延秋,等.南阳植烟土壤养分时空演变特征及肥力评价[J].中国烟草科学,2022,43(5):22-30. [9] 郭迎新,陈永亮,苗琪,等.洱海流域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及肥力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0):1987-1999. [10] 胡越. 35年来什邡市雪茄烟土壤pH、有机质和氮磷钾时空演变特征[D].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 2023. [11] 谢媛圆,佀国涵,李方明,等.湖北省烟区土壤肥力状况及其演变特征[J].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18):39-47. [12] 赵书军,饶雄飞,袁家富,等.恩施州植烟区土壤养分现状及演变趋势[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2):33-37,62. [13] 陈江华,刘建,李志宏,等.中国植烟土壤及烟草养分综合管理[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14] 周富忠. 恩施州耕地土壤酸化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 2011,27(12):42-44. [15] 唐韵,向德明,周清明,等.龙山县植烟土壤pH时空变异与影响因子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6):100-106. [16] 胡国松. 烤烟营养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17] 徐锐,卢红良,王震,等. 襄阳市植烟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综合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21):64-68. [18] 郝葳, 田孝华.优质烟区土壤物理性状分析与研究[J].烟草科技, 1996(5):34-35. [19] 刘刚,李浩,董贤春,等.宜昌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6):187-190,268. [20] 巨晓棠,刘学军,张福锁.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成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 2004,37(1): 87-91. [21] 古巧珍,杨学云,孙本华,等.旱地土娄土长期定位施肥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4):48-52. [22] 李洪斌,张杨珠,胡日生,等.湘中南地区烟稻轮作条件下烟草作物的施肥效应与肥料效应函数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24):74-84. [23] 刘方,何腾兵,刘元生,等.长期连作黄壤烟地养分变化及其施肥效应分析[J].烟草科技, 2002(6):30-33. [24] 曹宁,陈新平,张福锁,等.从土壤肥力变化预测中国未来磷肥需求[J].土壤学报, 2007, 44(3): 536-543. [25] 陈洁菲,查宇璇,杨超,等.重庆市石柱县烟田土壤肥力演变与施肥区划[J]. 土壤, 2021, 53(6): 1207-1214. [26] 佀国涵,刘岱松,魏小慧,等.鄂西北植烟土壤养分现状及演变趋势——以十堰市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4):2661-2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