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祥斌. 耕地“非粮化”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国土地,2020(11):17-19. [2] 姜国忠,罗盈婵.我国土地流转“非粮化”现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1(3):146. [3] 赵小风,李娅娅,郑雨倩,等.产业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9,36(5):66-77. [4] 朱忠贵. 浅析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及措施[J].南方农村,2010,26(2):53-55. [5] 管叔琪.土地流转“非粮化”危及粮食安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5(1):12,7. [6] 朱金芳. 重视土地流转的“非粮化”现象[J].农村经营管理, 2011(1):28. [7] 李晓俐. 防止耕地流转中的“非粮化”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J].粮食问题研究,2012(4):41-43. [8] 杨瑞珍,陈印军,易小燕,等.耕地流转中过度“非粮化”倾向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3):14-17. [9] 韩曼曼. 基于VAR模型的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21-24,29. [10] 李娅娅,赵小风.基于PVAR的农民收入结构对耕地非粮化影响的实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8):210-214. [11] 吴郁玲,张佩,于亿亿,等.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国耕地“非粮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21,35(9):116-124. [12] 张藕香,姜长云.不同类型农户转入农地的“非粮化”差异分析[J].财贸研究,2016,27(4):24-31,67. [13] 薛选登,张一方.产粮大县耕地“非粮化”现象及其防控[J].中州学刊,2017(8):40-45. [14] 朱道林. 耕地“非粮化”的经济机制与治理路径[J].中国土地,2021(7):9-11. [15] 程宪波,刘琼,陶宇,等.快速城镇化地区的耕地非粮化特征及其机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10):172-182. [16] 周慧,周鑫.耕地非粮化:成因、矛盾与对策[J].农业经济,2022(11):98-100. [17] SIMS C A.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J].Econometrica,1980, 48(1):1-48. [18] 财政部.关于明确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划分的意见[Z].2005-04-21. [19] ZHAO X F,ZHENG Y Q,HUANG X J,et al.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and farmland transfer o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non-grain farmland in China[J].Sustainability,2017,9(8):1438. [20] 孟菲,谭永忠,陈航,等.中国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97-106. [21] 赵晓峰,刘子扬.“非粮化”还是“趋粮化”:农地经营基本趋势辨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6):7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