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一鸣.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与路径[J].全球化,2021(6):5-18,133. [2] 王靖添,马晓明.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双层次计量模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 57(6):1133-1142. [3]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4):8-28. [4] 张薇,公丕芹.“双碳”背景下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J].宏观经济管理,2023(6):35-41,90. [5] 田淑英,孙磊,许文立,等.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下财政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研究——来自“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的证据[J].财政研究,2022(8):79-96. [6] 徐占忱. 全球低碳转型下的绿色“一带一路”:困难、机遇及可能出路[J].全球化,2021(5):41-56,134. [7] 邹才能,陈艳鹏,熊波,等.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使命[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1):48-58. [8] 欧阳日辉.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数商兴农”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方向[J].科技与金融,2022(4):49-53.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1). [10] 王文凯,陈辉民.新质生产力赋能服务业绿色转型的内在逻辑和政策措施[J].中国流通经济,2024,38(9):92-103. [11] 武汉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中国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选择[J].中国软科学,2022(10):1-12. [12] 洪群联. 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化转型研究[J]. 经济纵横,2023(9):56-66. [13] 项目综合报告编写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11):1-25. [14] 陈国进,丁赛杰,赵向琴,等.中国绿色金融政策、融资成本与企业绿色转型——基于央行担保品政策视角[J].金融研究, 2021(12):75-95. [1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张承惠,谢孟哲,等.发展中国绿色金融的逻辑与框架[J].金融论坛,2016,21(2):1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