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海涛,秦智伟,李丹丹,等.黄瓜耐弱光性鉴定指标研究及其苗期与成株期的相关分析[J].中国蔬菜,2016(8):35-39. [2] 高丽红,张福墁.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113-116. [3] 王永健,张峰,许勇,等.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机理及其应用研究的主要进展[J].中国蔬菜,2005(增刊):7-12. [4] 顾兴芳,张圣平,王烨.我国黄瓜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05(12):1-7. [5] 李丹丹,司龙亭,牛海臣,等.黄瓜耐弱光性的多元统计分析[J].园艺学报,2009,36(4):501-506. [6] 李丹丹,崔洪秋,刘芳.弱光胁迫下黄瓜霜霉病抗性评价与分析[J].植物保护,2016,43(4):621-626. [7] 曹守军,李涛,姚建刚,等.烟台地方黄瓜种质资源植物学鉴定及聚类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7,49(1):35-37. [8] 李金玲,徐志森,崔炯,等.早春大棚黄瓜品比试验[J].北方园艺,2002(2):13. [9]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0] 刘松虎,黄镶.黄瓜杂交种与其亲本的果实品质比较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3):34-36. [11] 李丹丹,马光恕,田立波.黄瓜果实黄色线相对长度的遗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9):113-118. [12] 梁根云,刘娟,邓玲,等.不同嫁接方法对冬瓜植株长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7(7):60-62. [13] 苏世闻,陈先知,周友和,等.不同南瓜砧木品种对嫁接黄瓜长势及产量的影响[J].蔬菜,2018(2):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