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岩. 中国大豆发展现状分析[J].天津农林科技,2018(6):39-41. [2] 韩俊. 中国农业的双重挤压和双重约束[J].中国乡村发现,2015(1):1-6. [3] 曾晓昀. 中国粮食生产环境污染的法律应对——基于《粮食法》的思考[J].生态经济,2013(11):123-126. [4] 黄玖辉. 完善粮食立法构架确立粮食流通安全——对《粮食法》立法的思考和建议[J].粮食问题研究,2015(1):20-21. [5] 马彪,陈璐.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剪刀差”现象分析[J].农村经济,2019(5):51-59. [6] 姜国峰. 美日德等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332模式及“体系化”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2):108-111. [7] 陈小君. 土地改革之“三权分置”入法及其实现障碍的解除——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J].学术月刊,2019,51(1):87-95,104. [8] ARGENBRIGHT R,DAVID D.Tsardom of sufficiency, empire of norms: Statistics, land allotments, and agrarian reform in Russia[M].Canada: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2019. [9] 韦燕飞.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6(5):94-96. [10] 丁锦玲,沈绿野.生态农业相关法律构建和完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5,30(2):48-51. [11] 尤利群,范秀荣.粮食产业特征的经济学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2):172-174. [12] 陈泽斌,王小平.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18(5):210-212. [13] 王海娟,胡守庚.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两难困境与出路[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2(5):184-192. [14] 李洪海. 对我国生态农业法律制度保障的若干思考[J].现代农业研究,2019(9):115-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