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玉平. 芋脱毒快繁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2] 何金兰. 芋头茎杆的加工利用[J].热带农业工程,2002(3):22-23. [3] 青岛华菱食品有限公司.芋艿梗蔬菜的加工方法:[P].中国:CN 200410035609.9,2005-03-22. [4] 倪莉,赵倩.芋杆中刺激性涩味成分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9,9(2):72-79. [5] PAULL R E,TANG C S,GROSS K,et al.The nature of the taro acridity factor[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1999,16(1):71-78. [6] 大连轻工业学院等八大院校.食品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34-235. [7] 武文,詹秀环,宣亚文.碘量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845-9846. [8] 薛业敏. 啤酒发酵中酯类的形成与控制[J].中国酿造,2002(3):7-9. [9] 齐海萍,胡文忠,姜爱丽,等.白菜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成分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8):4-7. [10] 陈芸芸,李巧云.传统泡菜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动态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2):112-117. [11] 陈仲翔,董英.泡菜工业化生产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4(4):33-35. [12] 杨朝飞. 加强禽畜粪便污染防治迫在眉睫[J].环境保护,2001(2):32-35. [13] 黄盛蓝,杜木英,周先容,等.发软泡菜品质及风味物质主成分分析[J].食品与机械,2017,33(12):36-44. [14] 胡望资. 芋头叶柄泡制与腌制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