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厚基,仝月澳. 苹果树缺铁失绿研究的进展Ⅱ:铁逆境对树体形态及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1987,21(4):46-50. [2] 于会丽,司鹏,邵微,等. 不同铁肥在‘春蜜’桃上的应用效果[J]. 中国果树,2018(5):30-32. [3] 王晋,王玉姣,王永博,等. 梨树微量元素营养研究进展[J]. 果树学报,2021,38(6):995-1003. [4] 李燕婷,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张福锁,等. 酸性根际肥对石灰性土壤pH和铁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3):312-316. [5] 郭献平,郭鹏,王东升,等. Fe-EDDHA 矫治梨缺铁黄化病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果树,2022(10):7-12,18. [6] 张乐,魏钰,郭春会,等. 袋控缓释肥对“科瑞森”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1(13):1-4. [7] 王连新,栾翠华,张兆伟,等. 包膜控释肥对设施草莓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0(3):51-55. [8] 彭福田,彭勇,周鹏,等. 肥料袋控缓释对沾化冬枣氮素利用率与生长结果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6,33(2):223-227. [9] 丁霄,孙占育,孙锋,等. 袋控肥对吐鲁番无核白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6):249-252. [10] 蒋晓梅,彭福田,张江红,等. 肥料袋控缓释对桃树土壤酶活性及植株生长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5,29(1): 279-284. [11] 孟亚楠. ‘鸭梨’黄叶病症状研究与铁处理效应[D]. 河北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9. [12]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9-120. [13] 邹春琴,陈新平. 活性铁作为植物铁营养状况诊断指标的相关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4(4): 399-406. [14] 张苗,贾聪,周媛媛,等. 3种铁肥对‘深州蜜桃’缺铁黄叶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果树,2020(2):58-62. [15] 张亚飞,罗静静,彭福田,等. 肥料袋控缓释对桃树根系生长、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4):4769-4778. [16] 张守仕. 肥料袋控缓释对桃树氮素极性分配和器官发育的影响[D]. 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6. [17] 张守仕,谢克英,常介田,等. 肥料袋控缓释对苹果新根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23,37(1):140-147. [18] 张华美,彭福田,房龙,等. EDTA-铁袋控缓释对桃幼苗补铁效果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3,45(9):70-74,78. [19] 颜冬云,张民,蒋新. 控释复合肥对盆栽一串红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4,34(6):773-777. [20] 杨胜利,刘洪禄,郝仲勇,等. 畦灌条件下樱桃桃树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S1):34-38. [21] 束怀瑞. 果树栽培生理学[M].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3.74-94. [22] 苏瑾,王迪海. 黄土区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细根的衰老生理特征[J]. 生态学报,2016,36(14):4423-4429. [23] 王丽琴,魏钦平. 苹果新根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 园艺学报,1997,24(3):225-228. [24] BALDI E, TOSELLI M, EISSENSTAT D M, et al.Organic fertilization leads to increased peach root production and lifespan[J]. Tree physiology, 2010, 30(11): 1373-1382. [25] 朱俊. 不同铁肥对柑橘不同砧木及纽荷尔脐橙缺铁矫正效应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26] 于会丽,司鹏,乔宪生,等. 喷施不同铁肥对草莓铁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5):7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