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翟治芬,严昌荣,何文清,等.玉米免耕技术气候适宜性评价[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14(6):98-107. [2] 石达金,闫飞燕,范继征,等.免耕条件下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4(5):19-21,24. [3] 吴海燕,崔彦宏,孙昌凤.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播种深度与出苗相关性的研究[J].玉米科学,2011,19(2):109-113. [4] 岳丽杰,文涛,杨勤.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2,20(5):88-93. [5] 朱卫红,铁双贵,孙建军,等.不同土壤质地及播种深度对甜玉米出苗潜势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5(11):35-36. [6] 吴地,蒋益敏,陈燕华,等.不同营养软盘与播种深度对甜玉米育苗效果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18):3-5,24. [7] 黄拔程,刘永贤,陈德威,等.广西玉米免耕栽培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204-205. [8] 张雯,丛巍巍,赵洪亮,等.免耕条件下玉米残茬处理对农田表层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3):79-82. [9] 张建华. 夏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对播种深度的适应性[J].玉米科学,1993,1(1):27-28. [10] 刘桂霞,赵贺靖,马月,等.播种深度和种子大小对无芒雀麦种苗早期建植的影响[J].种子,2013,32(10):74-76. [11] 聂春雷,郑元润.鄂尔多斯高原4种主要沙生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对水分和沙埋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5,29(1):32-41. [12] 刘桂霞,韩建国,赵霞.播种深度和种子来源对羊草种苗出土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5):69-74. [13] 徐韶,张万志,高伟政,等.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铁研124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0(3):5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