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第2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
[2] |
向莉,李盾.HPLC法研究黄连中表小檗碱等五种生物碱的含量[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2):46-48.
|
[3]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版)[M].北京:中国药业科技出版社,2010.
|
[4]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
[5] |
周丽,杨建,詹志来,等.不同产地黄连中重金属的含量测定及不同用药方式下黄连重金属的风险评估[J].药学学报,2018, 53(3):432-438.
|
[6] |
陈兴福,卢德蓉,刘岁荣,等.味连生态环境与土壤理化特性研究[J].土壤农化通报,1994,9(3):1-6.
|
[7] |
宫涛,魏盼盼,张正海.黄连规范化栽培方法[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12(11):37-39.
|
[8] |
陈震,王淑芬.黄连丰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
[9] |
尹清. HPLC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7):53-55.
|
[10] |
武小赟,李铁钢,阳勇,等.HPLC法测定黄连中主要生物碱的方法学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6):112-115.
|
[11] |
曾烨,王学奎,薛翔楠,等.湖北利川黄连不同生长龄期主要生物碱的分布及变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1):123-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