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南鱼类志[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76. [2] 福建鱼类志编写组.福建鱼类志(上卷)[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3] 倪达书, 李连祥. 多子小瓜虫的形态、生活史及其防治方法和一新种的描述[J].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60(2): 197-215. [4] MATTHEWS R A.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fouquet and ichthyoph thiriosis in freshwater teleosts[J]. Adv Parasitol, 2005, 59: 159-241. [5] 张善忠, 张玉贵, 李成. 不同发育阶段多子小瓜虫对几种药物的敏感性[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6): 51-54. [6] 李勋业. 食盐对高白鲑鱼苗气泡病的治疗效果观察[J]. 河北渔业, 2009(1): 47-55. [7] 陈卫境. 防治夏季泛塘死鱼的措施[J]. 科学养鱼,2001(8):39-40. [8] 罗土炎, 罗钦, 饶秋华, 等. 不同药物对澳洲龙纹斑幼鱼小瓜虫病的治疗效果[J]. 福建农业学报,2016, 31(1): 102-105. [9] 鲁必均, 李金容, 蒋蜀刚. 百草霜在畜禽疾病防控中的应用[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32(11): 234-234. [10] 张坤, 樊海平, 袁帅, 等. “百草霜”对大刺鳅生长及其酶活性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17,7(10): 65-70. [11] 郭红祥, 刘全军, 张慧珍, 等. 花椒精油杀虫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及抑菌作用[J].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1): 39-40. [12] 张婷, 路佳, 李洁. 山杏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 2016(4): 9-11. [13] 梁娜. 干姜中姜辣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河北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2018. [14] 袁静, 吕良忠, 丛斌, 等. 苦参生物碱杀虫生物活性测定[J]. 农药, 2004,43(6): 46-49. [15] 袁静, 张宗俭, 丛斌. 苦参碱的生物活性及其研究进展[J]. 农药,2003,42(7): 1-4. [16] 杨海燕, 郭丽, 傅力, 等. 辣椒碱的抗菌研究[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2,25(4): 63-66. [17] 刘新, 林永. 辣椒碱对桃蚜的生物活性及其与几种杀虫剂的联合作用[J]. 农药学学报, 2003, 5(2): 94-96. [18] 冯桂榕, 王玉群. 小瓜虫的生活史和防治[J]. 内陆水产, 2008,33(8): 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