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国顺. 烟草栽培学[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 秦艳青,李爱军,范静苑,等. 优质雪茄茄衣生产技术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101-103. [3] 孙延国,刘好宝,高华军,等. 移栽期对海南雪茄外包皮烟叶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2019,40(3):91-98. [4] 王琰琰,刘国祥,向小华,等. 国内外雪茄烟主产区及品种资源概况[J]. 中国烟草科学,2020,41(3):93-98. [5] 邹宇航,张瑞娜,秦燕青,等.氮肥基追比对雪茄烟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20,48(7):14-17. [6] 乔保明,吴创,田煜利,等. 钾肥用量对雪茄烟品种 BES NO H382 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4):134-137. [7] 孙光伟,陈振国,王玉军,等. 烤烟上部叶采收时SPAD值与鲜烟组织结构、生理指标及烤后烟叶内在质量的关系[J]. 中国烟草学报,2019,25(5):63-69,104. [8] 杨静萱,吉文丽,刘玲,等.株行距配置对油用牡丹‘凤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6): 202-208. [9] 齐延芳,许方佐,周柱华,等.种植密度对玉米鲁原单 22 光合作用的影响[J].核农学报,2004,18(1):14-17. [10] 张嘉雯,卢绍浩,赵铭钦,等. 植烟密度对雪茄烟叶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2020,41(4):95-100. [11] 饶超奇,符云鹏,侯振武,等. 成熟度对不同品种晒红烟主要生理生化变化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2019,40(6): 66-74. [12] 刘国顺,云菲,史宏志,等. 光、氮及其互作对烤烟含氮化合物含量、抗氧化系统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0, 43(18): 3732-3741 . [13] 冉法芬, 许自成, 李东亮,等. 我国主产烟区烤烟钾、氯、钾氯比与评吸质量的关系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0,23(4):1147-1150. [14] 沈晗,杨凯,任伟,等. 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J]. 中国烟草学报,2019,25(6): 18-26. [15] 张雨薇,裴晓东,黎娟,等.施氮量与密度对浏阳烤烟产质量的耦合效应[J]. 作物研究,2017,13(1):5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