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诚, 高慧, 褚贵新. 高密度栽培下滴灌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穗部性状、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11): 26-30. |
[2] |
岳杨, 孙盼盼, 张艳辉, 李岩, 孟令斌, 康恒, 董本春, 郑永照.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11): 35-38. |
[3] |
冯鹏, 胡飞, 李新彦, 马现斌, 郭莉, 李有明. 襄阳市青贮玉米现状与发展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9): 127-129. |
[4] |
李涛, 戢正华, 蔡建波, 夏文建, 薛利红, 余文畅, 林杉. 丹江口库区坡耕地玉米间作模式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7): 77-81. |
[5] |
余泽恩, 罗莉霞, 张芳, 洪美艳, 张向向, 郭瑞星. 基于GGE双标图的国家冬油菜区试长江中游区环境及品种适应性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6): 20-27. |
[6] |
方勇, 何章飞, 汪海, 于琴芝, 周玉明, 李远新, 隆兴祥, 朱东福, 李伟荣, 黄春毓. 优质耐密植玉米新品种恒玉828的选育与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5): 17-19. |
[7] |
王立强. 钼肥在花生生产中的增产效果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4): 51-53. |
[8] |
郭莉, 马现斌, 胡飞, 李新彦, 王喜照, 李有明. 夏播粮饲通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生物学产量的相关性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22): 24-27. |
[9] |
朱金英, 张书良, 李升东, 王旭清, 裴艳婷. 不同控释肥在夏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效应[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21): 35-37,41. |
[10] |
赵金玺, 尤颖, 姜凯阳, 张嘉祥, 张梅. 外源性5-氨基乙酰丙酸对NaCl胁迫下绿豆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18): 21-24. |
[11] |
罗真, 汤颢军, 赵耀, 陶猛, 罗珍美. 襄阳市夏玉米生产现状调查及结构调整建议[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17): 28-30. |
[12] |
林金利, 程春园, 谢沛丰, 梁铤予, 黎诗怡, 蒋锋, 张姿丽. 甜玉米自交系耐铝毒的初步筛选[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11): 19-24. |
[13] |
黄威, 常海滨, 李宁, 胡海珍, 殷辉, 赵俊立. 基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比较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1): 28-31. |
[14] |
苏畅涛. 贵州省7个不同烤烟品种(系)区域试验初报[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1): 106-109. |
[15] |
肖然, 朱永华, 吕海深. 改进FAO双作物系数法估算夏玉米蒸散量[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9): 3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