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 任铃,张云飞.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 [4] 刘超,许月卿,孙丕苓,等.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9):1087-1099. [5] 陈发虎,吴绍洪,崔鹏,等.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20,75(9):1799-1830. [6] 姚咏涵. 家庭承包制下土地功能的实证考察与农地经营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2002(3):11-13. [7] 许月卿,赵菲菲,孙丕苓.基于GIS的张家口市土地生态功能分区与调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12):1480-1483. [8] 蒋璟,曹月娥,赵珮珮,等.新疆伊犁州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差异探究——基于超效率非期望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7(2):101-109. [9]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马椿栋,刘滨谊.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三元论——以新疆伊犁河谷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9):30-35. [10] 王友文.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定位及主攻方向[J].实事求是,2015(2):95-99. [11] 汪洋,靳瑰丽,李卫红,等.伊犁河谷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2):151-155. [12] 朱增云,阿里木江·卡斯木.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伊犁谷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20,39(10):3408-3420. [13] 林彰平. 基于GIS的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案例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4):51-54. [14] 乔木,田长彦,朱自安,等.中国伊犁河流域生态建设战略与互动模式[J].干旱区地理,2010,33(5):784-790. [15] 林金萍,雷军,吴世新,等.新疆绿洲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0,39(5):1182-1199. [16] 李万年,曹月娥,张婷婷.基于GIS的伊犁河谷2000—2010年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0):3853-3858. [17] 哈力木拉提,董贵华,何立环,等.新疆伊犁州2000~2005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价与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9,25(1):98-101. [18] 刘时栋,徐丽萍,张婕.新疆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变化[J].生态学报,2019,39(11):3871-3884. [19] 赵珊珊.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城市青年群体住房消费选择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8. [20] 王向东,王康龙,单娜娜,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新疆国土空间综合发展区划[J].经济地理,2020,40(11):176-185. [21] 邹静昭,谢勇,曹俊,等. 大美新疆开发与保护并行[N]. 中国环境报,2010-12-27(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