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Vol. 57 ›› Issue (2): 55-60.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02.014
白雪1, 纪源2, 史虹婷1, 胡明1, 赵硕1, 杨桂娟1
BAI Xue1, JI Yuan2, SHI Hong-ting1, HU Ming1, ZHAO Shuo1, YANG Gui-juan1
摘要: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Micaps常规天气图对2006-2015年锦州地区出现的27次冰雹过程从时空分布特征、环流形势特征及物理量特征3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冰雹日数的年际变化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月分布呈双峰型;冰雹日变化十分明显,多出现在中午至傍晚;冰雹天气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锦州市冰雹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主要分为冷涡槽后类和槽前类。槽后类多受东北冷涡影响,高低空均受西北气流控制,涡后冷平流触发强对流天气;槽前类多受蒙古低涡影响,850 hPa增温增湿明显,低槽前的上升运动也为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短波槽滑过或弱冷空气入侵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分析不同流型下强对流天气分析的关键内容,确定冰雹落区。选取15项物理量指标从动力、热力、水气条件等方面分析冰雹发生时物理量特征,确定锦州发生冰雹天气的物理量阙值。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