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校生,格日乐图,魏彬.我国南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证追踪之一——农民的收入变化与行为分析[J].林业经济,2010(6):38-41. [2] 彭代彦,文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降低了粮食生产效率吗——基于随机前沿的南北方比较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6(2):32-44. [3]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J].开放时代,2016(2). [4] 辛良杰,王佳月.耕地种植速生林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启示——基于山东省两市的农户调查[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2):1991-2000. [5] 陈瑜琦,李秀彬,朱会义,等.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农户耕地利用决策的影响——以河南省睢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 29(9):1067-1074. [6] 钟甫宁,纪月清.土地产权、非农就业机会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J].经济研究,2009(12):43-51. [7] 张晓旭,杨林超,金晶,等.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林业经济,2014(6). [8] 易小燕,陈印军.农户转入耕地及其“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0(6):2-10. [9] 王小军,谢屹,王立群,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农户森林经营行为与影响因素——以福建省邵武市和尤溪县为例[J].林业科学,2013,49(6):135-142. [10] 曹兰芳,王立群,曾玉林.后林改时期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动态趋势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4):6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