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傅晨.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J].经济学家,1996(5):98-104. [2] 贾春梅,葛扬.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基于1992-2009年佛山四市(区)的实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8-65. [3] 罗必良,汪沙,李尚蒲.交易费用、农户认知与农地流转——来自广东省的农户问卷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2(1):11-21. [4] 郑丹,大岛一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匮乏现状、原因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1(4):22-27. [5] 徐汉明,杨择郡.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实施中的民意考量[J].管理世界,2012(5):176-177. [6] 唐佳,李君轶.基于多分类Logistic回归的旅游局官博转发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15,30(1):32-40. [7] 冯颖,张文秀,张玲.四川震区农地制度创新中农户参与意愿分析——以田间股份制为例[J].软科学,2011,25(9):68-71. [8] 梁伟健,江华,王智勇.广东省农户农地流转状况与经营意愿分析——基于改善农地小规模细碎化的视角[J].南方农村,2015(6):4-7. [9] 渠立权,张庆利,苏楠.农地股份制经营的可行性分析——以江苏省南京市和淮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703-15704. [10] 刘云生,吴昭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中的行为特征[J].求实,2016(9):78-87. [11] 周敏. 土地入股合作社的综合绩效评价——基于吉林省S村9年时间序列数据[J].农村经济,2013(7):78-81. [12] 田文勇,张会幈.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贵州省的实证[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4):1-4. [13] 林乐芬,顾庆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育类型及其绩效评价——基于215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调查[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2):3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