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兆永,李菊英,祖皮艳木·买买提,等.艾比湖流域小尺度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和盐渍化风险评价[J].生态学报,2017,37(3):819-828. [2] 杨阳,刘秉儒.荒漠草原不同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15,35(22):7562-7570. [3] 孔祥斌,张凤荣,齐伟,等.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58(3):333-342. [4] 马群,赵庚星.集约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834-1844. [5] 王仁春,苑泽宁,焉申堂.黑龙江省兴凯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6(5):100-103. [6] 陈宜瑜. 中国湿地研究[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 曾涛. 兴凯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监测与开发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 [8] 霍莉莉. 沼泽湿地垦殖前后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其稳定性特征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 [9] 杨艳芳,邵婷,吕梦宇,等.龙窝湖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和重金属污染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4,33(5):1312-1318. [10]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1] 陈超,杨丰,赵丽丽,等.贵州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有效性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4,22(5):1007-1013. [12] 李恋卿,郑金伟,潘根兴,等.太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影响下水稻土重金属有效性库变化[J].环境科学,2003,24(3):101-104. [13] 石兰英,田新民,王永林,等.兴凯湖地区天然沼泽和森林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J].湖北农业科学,2017, 56(22):4299-4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