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EB/OL].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902/t20190212_837271.html?keywords=,2019-02-12. [2] 何琼峰,李仲广.基于入境游客感知的中国旅游服务质量演进特征和影响机制[J].人文地理,2014(1):154-160. [3] 聂丽萍,钟守满.基于功能翻译论的汉外导游词翻译[J].宜春学院学报,2012(3):120-123. [4] 廖为群.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浅谈导游词的翻译方法[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8):71-72. [5] 吴敏.涉外导游词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移情策略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5):109-133. [6] 胡密密,金成星.导游翻译的语言“离格”及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08(11):24-25. [7] 刘艳艳,张轶前.语用等效翻译视角下的景点导游词英译[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8-110. [8] 王芳.从“归化”与“异化”谈导游词的翻译[J].咸宁学院学报,2009(10):67-68. [9] 朱益平.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西北大学学报,2005(3):159-161. [10] 程丽华,李秋红.从苏姗·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论桂林旅游景区公示英译[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33-236. [11] 徐红新.选择与适应:江苏省旅游景区标示语的英文译写策略[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52-57. [12] 符全胜.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90-94. [13] 陈旭.IPA分析法的修正及其在游客满意度研究的应用[J].旅游学刊,2013(11):59-66. [14] 张曼,彭蝶飞.基于服务感知的智慧旅游提升的质性研究——以湖南衡山景区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3):48-52. [15] 刘孝蓉,王辉.基于游客感知的景区智慧旅游服务研究——以H景区为例[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9(5):99-104. [16] 吕宛青,夏汉军.多维感知视角下目的地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思想战线,2014(6):150-153. [17] 张春晖,白凯,马耀峰,等.主题景区属性绩效对游客满意度的非对称影响——以4家历史文型主题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4(9):44-59. [18] 张小丽.英文旅游指南游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J].长沙大学学报,2017(2):82-86. [19] 占绍文,居玲燕.基于功能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构建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7(2):193-197. [20] 肖拥军.旅游地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