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邬文兵,龙炜.我国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定位研究[J].物流技术,2006(5):3-6. [2] 陈代芬,郑红军.我国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6):91-94. [3] 王伟,黄建辉.广垦农产品物流园区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23):68-69. [4] 韩轶君. 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规划与研究——以山西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 39(5):9-11. [5] 王尉颀,陈玉兰.农产品配送公司物流配送效率评价研究[J].当代农机,2022(2):77-78. [6] 侯文英,李宣.配送中心型农产品物流园区选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700-11701. [7] 朱自平,赵国杰,郭春丽.农产品物流园区选址初探[J].中国农机化,2011(1):127-129,136. [8] 吕楠,赵敬源.基于贝叶斯概率理论的物流园区选址优化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0,33(9):251-260. [9] 施先亮.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7):25-29. [10] 陈明泉. 基于价值链管理理论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研究[J].价格月刊,2017(6):73-76. [11] 赵斌. 农产品物流园区综合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7):102-104. [12] 刘睿,余建星,孙宏才,等.基于ANP的超级决策软件介绍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8):141-143. [13] 董雅丽,薛磊.基于ANP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和算法[J].软科学,2008(11):56-63. [14] 王莲芬. 网络分析法(ANP)的理论与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3):44-50. [15] 闫国伟. 我国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16] 李珍萍,靳阳飞.TOPSIS在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供应商评价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3,32(15):179-181. [17] 刘枫. 中鼎物流园多式联运发展对策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8,40(9):7-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