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龙花楼.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 地理学报,2013,68(8):1019-1028. [2] 龙花楼.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2):131-138. [3] 蔡运龙. 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J]. 地理科学,2001(1):1-6. [4] 刘纪远,宁佳,匡文慧,等. 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J]. 地理学报,2018,73(5):789-802. [5] 代仁丽,钟九生,江丽,等.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铜仁市耕地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探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8):12072-12079. [6] 罗芳,潘安,陈忠升,等. 四川省宜宾市耕地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21,41(6)1-9. [7] 谢花林,刘黎明,李波,等. 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J]. 地理学报,2006(4):389-400. [8] 李丹,周嘉,战大庆. 黑龙江省耕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2021, 41(7): 1266-1275. [9] CAO M, ZHU Y, LÜ G, et 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lobal cultivated land and its variation between 2000 and 2010, from both agro-ecological and geopolitical perspectives[J]. Sustainability, 2019, 11(5):1242. [10] 刘瑞,朱道林.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探讨[J].资源科学,2010,32(8):1544-1550. [11] 马鑫苗,徐华君,古丽娜尔·麦麦提.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吐鲁番市高昌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22,45(2):445-455. [12] 王劲峰,徐成东.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7,72(1):116-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