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馨月, 周力, 应瑞瑶. 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选择与组合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21, 35(1):88-97. [2] 刘利花, 刘向华, 杨洁.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 学习与实践, 2020(8):38-47. [3] 杨一旸,卢宏玮,梁东哲,等.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平衡性分析与生态补偿研究[J]. 生态学报,2020,40(24):9011-9022. [4] 连峰, 黄英. 乡村振兴视域下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完善路径[J]. 农业经济, 2023(2):97-99. [5] 崔悦, 张仁慧, 赵凯. 耕地禀赋,非农就业与农户多元耕地保护补偿方式选择[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 41(3):511-519. [6] 马文博,李世平. 基于CE模型的河南省耕地生态补偿额度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3):189-195. [7] 刘利花, 张丙昕, 刘向华. 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视角下中国省域耕地保护补偿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19):252-263. [8] YANG B.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policy for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coastal areas based on propensity value matching method[J].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2020, 103(SI): 19-23. [9] 崔宁波, 生世玉, 方袁意如. 粮食安全视角下省际耕地生态补偿的标准量化与机制构建[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26(11):232-243. [10] 吴宇哲,钱恬楠,郭珍. 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3(3):2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