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邢成举,李小云.超越结构与行动: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经验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8(11):32-47. [2] 于晓华,黄莹莹,王汉杰.国内大循环新格局下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再定位与战略选择[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10-18,182-183. [3] 董志勇,毕悦.中国式现代化的发生逻辑、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基于文明新形态的视角[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12(5):23-39. [4] 王露璐.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与伦理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21(12):89-109,201. [5] 张跃国. 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生成条件[J].开放时代,2022(1):12-24,5. [6] 张占斌.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内涵、理论与路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6):52-60. [7] 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 论权利与剥夺[M]. 王宇,王文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8] 燕继荣. 反贫困与国家治理——中国“脱贫攻坚”的创新意义[J].管理世界,2020,36(4):209-220. [9] 肖艳辉. 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10] 王永红. 美国贫困问题与扶贫机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1] 谢岳. 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兼论对西方福利国家理论的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20(10):4-25,204. [12]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M].徐轶杰,杨燕,译.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9. [13] 汪三贵,胡骏.从生存到发展:新中国七十年反贫困的实践[J].农业经济问题,2020(2):4-14. [14] 陈志钢,毕洁颖,吴国宝,等.中国扶贫现状与演进以及2020年后的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J].中国农村经济,2019(1):2-16. [15] 李实,沈扬扬.中国的减贫经验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21(5):12-19. [16] 杨灿明. 中国战胜农村贫困的百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J].管理世界,2021,37(11):1-15. [17] 汪三贵,黄奕杰,郑丽娟.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演进历程与未来取向——基于“赋能、赋权—资本积累”的贫困治理分析框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36(2):40-51. [18] 于晓华. 以市场促进农业发展: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教训[J].农业经济问题,2018(10):8-13. [19] 陈宗胜,黄云,周云波.多维贫困理论及测度方法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与治理实践[J].国外社会科学,2020(6):1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