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7-8. [2] 谢治菊,许文朔.从生活“解放”到空间“再生产”: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研究——以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8(6):43-54. [3] 何得桂,党国英.西部山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基于陕南的实地调查[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19-123. [4] 曾小溪,汪三贵.打赢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攻坚战的若干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1):123-131. [5] 张建. 运动型治理视野下易地扶贫搬迁问题研究——基于西部地区X市的调研[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5):70-80. [6] 王春蕊. 易地扶贫搬迁困境及破解对策[J].河北学刊,2018,38(5):146-151. [7] 韩文文,刘小鹏,裴银宝,等.不同地貌背景下民族村农户生计脆弱性及其影响因子[J].应用生态学报,2016,27(4):1229-1240. [8] 卢义桦,陈绍军,李晓明.关系贫困:移民社会关系网络的断裂与重建——以丹江口水库移民S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2):114-122. [9] 王寓凡,江立华.总体性动员与激励性实践:易地搬迁人口文化堕距治理的双重逻辑[J].社会科学研究,2022(5):123-129. [10] 吴振磊,李钺霆.易地扶贫搬迁:历史演进、现实逻辑与风险防范[J].学习与探索,2020(2):131-137,2. [11] 马流辉,莫艳清.扶贫移民的城镇化安置及其后续发展路径选择——基于城乡联动的分析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167-174. [12] 周恩宇,王高成.易扶安置区风险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稳定风险的一个解释框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2(4):151-163. [13] 刘升. 城镇集中安置型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94-100,165. [14] 夏柱智,贺雪峰.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17(12):117-137,207-208. [15] 黄征学,潘彪.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演进与“后扶贫时代”政策创新[J].宏观经济管理,2021(9):63-69,80. [16] 刘明月,冯晓龙,汪三贵.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研究[J].农村经济,2019(3):64-72. [17] 陈绍军,马明,陶思吉.共同富裕视域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与生计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5(1):94-108. [18] 孙晗霖,刘新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基于脱贫户可持续生计的实证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1(6):116-126. [19] 郑瑞强,王英,张春美.扶贫移民适应期生计风险、扶持资源承接与政策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01-106. [20] 陈绍军,田鹏.“嵌入”:移民社会系统重建的新视角——以江西省W水利枢纽工程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22-30,162-163. [21] 王磊,李聪.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多维贫困测度与致贫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34(3):119-128. [22] 李聪,高梦,李树茁,等.农户生计恢复力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来自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地区的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7):150-160. [23] 苏芳,田欣,郑亚萍.生计风险对农户应对策略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23(10):226-240. [24] 孙晗霖,刘新智,张鹏瑶.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户生计可持续及其动态风险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2):145-155. [25] 杨雪冬. 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6] 叶敬忠. 农政与发展当代思潮(第一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7] 陈云松,张翼.城镇化的不平等效应与社会融合[J].中国社会科学,2015(6):78-95,206-207. [28] 杜赞奇.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 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9] 翟学伟.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5):48-57. [30] 郑娜娜,许佳君.易地搬迁移民社区的空间再造与社会融入——基于陕西省西乡县的田野考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1):58-68,165. [31] 周恩宇,卯丹.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及其后果——一项社会文化转型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2):69-77. [32] 袁梦,杨华.农民县域城镇化的实践逻辑与社会风险[J].城市问题,2022(7):2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