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善琳. 2014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鲍丽萍,王景岗.中国大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动因浅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8):68-72. [3] 肖倩. 皖江城市带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分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2(3):46-49. [4] 银杰,南灵.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特征及驱动力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公共管理,2013(7):150-154. [5] 盛凯,毛蒋兴,刘焕原.南宁市城市土地扩张与驱动力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2):59-63. [6] 刘涛,曹忠.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力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8):927-934. [7] 闫小培,毛蒋兴,普军.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6(6):613-623. [8]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J].中国科学,2004(12):1157-1165. [9] 王丽萍,周寅康,薛俊菲.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力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5(6):26-29. [10] 徐娟,鲁成树,张亭亭,等.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8):4870-4875. [11] 舒帮荣,李永乐,曲艺,等.不同职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驱动力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4(2):86-95. [12] 崔雪竹,王要武.城市用地扩张的社会人文驱动机制——以上海市为例的实证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2):306-312. [13] 胡天宇,任婉竹.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及其驱动力研究——基于1990-2010年数据的空间分析模型与主成分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1):245-267. [14] 陈凤,张安明.重庆市城市用地扩张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9):3-9. [15] 张乐勤,李荣富,陈素平,等.安徽省1995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及趋势预测——基于STIRPAT模型[J].资源科学,2012(2):316-327. [16] 焦文献,陈兴鹏.基于STIRPAT模型的甘肃省环境影响分析 ——以1991-2009年能源消费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1):106-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