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文斌,吴次芳,吴一洲.国内外土地整理项目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90-96. [2] 罗文斌,吴次芳.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22):273-281. [3] 吴冠岑,刘友兆,付光辉.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5):40-46. [4] 胡廷兰,杨志峰.农用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275-280. [5] 郑华伟,张俊凤,刘友兆.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4,34(6):193-200. [6] 田劲松,过家春,刘琳,等.基于物元模型的土地整理经济效益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5):107-112. [7] 罗文斌,吴次芳,杨剑.基于“流程逻辑”框架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物元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4):55-61. [8] 陈俊华,慕长龙,朱志芳.Excel在物元模型及层次分析法(AHP)中的应用[J].四川林业科技,2009,30(5):58-62. [9] 罗文斌,吴次芳,倪尧,等.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8):68-74. [10] 蔡洁,李世平.基于熵权可拓模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社会效应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4,28(10):40-47. [11] 杨伟,谢德体,廖和平,等.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7):219-229, 298. [12] 顿耀龙,王军,郭义强,等.基于AHP-FCE模型的大安市土地整理可持续性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4,28(8):57-64. [14] 赵俊锐,朱道林.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开发整理后效益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0):337-344. [15] 赵建军,张洪岩,王野乔,等.基于AHP和GIS的省级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土壤通报,2012,43(1):7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