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一鸣,金菊良,杨存建,等.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万庆. 洪水灾害系统分析与评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 周成虎,万庆,黄诗峰.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地理学报,2000,55(1):15-24. [4] 张继权,赵万智,冈田宪夫,等.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对策与途径[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增刊),263-271. [5] 陈华丽,陈刚,丁国平.基于GIS的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J].人民长江,2003,34(6):49-51. [6] 蒋新宇,范久波,张继权,等.基于GIS的松花江干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J].灾害学,2009,24(3):51-56. [7] 刘敏,杨宏青,向玉春.湖北省雨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区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5):476-481. [8] 张宗磊. 杭州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 [9] 卞韬,王丽荣,李国翠,等.石家庄暴雨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J].干旱气象,2009,27(1):18-22. [10] 石昌军,蒋桂萍,任小安.三都暴雨特征与洪涝灾害关系分析[J].贵州气象,2006,30(4):16-17. [11] 张菡,郭翔,王锐婷,等.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165-171. [12] 黄懿,代春梅.基于GIS技术的乐山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4,34(1):6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