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司伟,韩天富. “十四五”时期中国大豆增产潜力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 2021(7): 17-24. [2] 何艳, 黄晓伟, 程中一, 等.新形势下大豆产地土壤环境保护与功能提升的研发建议[J].土壤学报, 2021, 58(2): 269-280. [3] 耿其明, 闫慧慧, 杨金泽, 等.明沟与暗管排水工程对盐碱地开发的土壤改良效果评价[J]. 土壤通报, 2019, 50(3): 617-624. [4] 卢星辰,张济世,苗琪,等.不同改良物料及其配施组合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J].水土保持学报,2017,31(6): 326-332. [5] 韦本辉,申章佑,周佳,等.粉垄耕作改良盐碱地效果及机理[J].土壤, 2020, 52(4): 699-703. [6] 杨策, 陈环宇, 李劲松, 等.盐地碱蓬生长对滨海重盐碱地的改土效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9, 27(10): 1578-1586. [7] 高金花, 张礼绍, 廉冀宁, 等.膜下滴灌结合暗管技术土壤水盐特性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9): 76-82. [8] 哈丽代姆·居麦, 宁松瑞, 王全九, 等.施加PAM与CMC对土壤水分入渗与蒸发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 2020, 34(1): 121-127, 134. [9] 韩剑宏, 孙一博, 张连科, 等.生物炭与腐殖酸配施对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 38(6): 121-127. [10] 张小栋, 刘绍雄, 孙宇, 等.滨海盐碱地不同改良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 2022, 29(1): 113-118. [11] 杜学军, 闫彬伟, 许可, 等.盐碱地水盐运移理论及模型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 2021, 52(3): 713-721. [12] 朱光艳, 刘国锋, 徐增洪.冲水洗盐对滨海盐碱地盐分变化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 2019, 38(S2): 52-56. [13] 李荣, 侯贤清, 王晓敏, 等.北方旱作区沟垄二元覆盖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4): 1314-1322. [14] 戴飞, 赵武云, 张锋伟, 等.西北雨养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进展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 2019, 50(5): 1-16. [15] 陈其鲜, 王本辉, 刘路平, 等.西北旱作大豆田不同地膜覆盖模式保墒增温增产效应研究[J].大豆科学, 2016, 35(1): 58-63. [16] 孙池涛, 冯棣, 于超, 等.滨海盐碱地沟播覆膜植棉技术增产机理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 2021, 40(6): 8-14. [17] 万书勤, 孙甲霞, 董世德, 等.低洼重度盐碱地滴灌水盐调控的环境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 37(1): 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