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后凯. 2020年后中国减贫的新战略[J].中州学刊,2018(9):36-42. [2] 李志慧,刘琳.四川省旅游扶贫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研究——以四川27个县(市、区)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0(6):47-56. [3] 李佳,田里.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应差异研究——基于四川藏区调查的实证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6):21-23. [4] 党红艳,金媛媛.旅游精准扶贫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消解——基于山西省左权县的案例分析[J].经济问题,2017(6):108-113. [5] 鲁春阳,文枫,王锦峰,等.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联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3):92-94. [6] 林丹,李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1):50-56. [7] 杨建春,肖小虹.贵州旅游扶贫效应动态分析[J].商业研究,2011(7):212-216. [8] 叶俊. 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以麻城龟峰山风景区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3):32-35. [9] 潘华丽,刘婷.旅游扶贫绩效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陕南秦巴山区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8(2):114-121. [10] 李振山,白洋,李晓东,等.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旅游业生态效率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以西北5省域和西南4省域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6(1):114-121. [11] 尤玮,轩源,夏四友,等.2012—2018年罗霄山区旅游扶贫绩效的时空格局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5):99-104. [12] 张霞,王斌.陕北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6):311-318. [13] 王志章,王静.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5):89-97. [14] 邓小海,曾亮,罗明义,等.云南乌蒙山片区所属县旅游扶贫效应分析[J].生态经济,2015,31(2):134-138. [15] 曹妍雪,马蓝.基于三阶段DEA的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9):91-97. [16] 吴宪霞,刘剑蕾,胡长深.经济洼地地区旅游扶贫效率研究——以江苏苏北片区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8(6):109-115. [17] 陈超群,胡伏湘.基于可持续生计的乡村旅游扶贫绩效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东北农业科学,2019,44(5):76-81. [18] 陈颖.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原藏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J].社会科学家,2020(3):88-93. [19] 李佳,田里.云贵民族村落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评价[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10):118-126. [20] 张俊英. 西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青海海晏县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7(5):48-55. [21] 冯伟林,陶聪冲.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调查对象[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6):157-163. [22] 汪侠,甄峰,沈丽珍,等.基于贫困居民视角的旅游扶贫满意度评价[J].地理研究,2017,36(12):2355-2368. [23] 张志娟. 河南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以固始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0):184-190. [24] 陈龙. 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效应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7):246-250. [25] 向延平. 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经济绩效评价研究——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8-60. [26] 蒋莉,黄静波.罗霄山区旅游扶贫效应的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以湖南汝城国家森林公园九龙江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4):99-104. [27] 张海燕. 基于贫困人口感知的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商学研究,2017,24(4):111-119. [28] 陈秋华,纪金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96-200. [29] 魏洁. 郧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17(34):56-57. [30] 徐克勤,田代武,张建永,等.打造武陵山片区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研究[J].民族论坛,2016(1):37-51. [31] 薛定刚. 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城市学刊,2016,37(1):36-38. [32] 高兴. 中国旅游精准扶贫公正性问题论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7(2):124-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