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贵州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202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212. [2] GB/T 35131—2017,油茶籽饼、粕[S]. [3] 张良,吴坤龙,金中亮,等.油茶副产物综合利用综述[J].食品工业,2022,43(7):192-196. [4] 杨少海,解开治,徐培智,等.油茶粕资源堆肥化利用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98-100. [5] 郭田田,赵竑博.工厂化育苗的技术特点与今后发展方向[J].现代园艺,2024,47(5):116-117,115,120. [6] 夏井凡,李芳,罗扬,等.育苗基质对威宁短柱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21,39(4):264-270. [7] 章尧想,钟秋平,王细瑞,等.油茶轻基质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0(12):3-5. [8] 黎曙光,周伟国,彭云金,等.油茶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11,25(5):78-80. [9] 张雯琪,李建安,吴玲利,等.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的发酵堆肥技术[J].经济林研究,2022,40(3):46-54. [10] 董晓宇,蔡晓红,翟春峰,等.新型有机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陕西农业科学,2007(4):88-90. [11] 吴奔,黄长庆,蓝子杰,等.造林树种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J].南方农业,2021,15(3):36-37. [12] 张颖. 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 [13] NY/T2118—2012, 蔬菜育苗基质[S]. [14] 鲍士旦,江荣风,杨超光.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76-82. [15] NY 525—2012,有机肥料[S]. [16] 佘远国,张莹,曹克丽,等.基质配方对油茶容器苗根系生物量及形态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20,38(4):11-16. [17] 韩建秋. 容器育苗控根技术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0(12):222-224. [18] 谢然,陶冶,常顺利.四种一年生荒漠植物构件形态与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J].生态学杂志,2015,34(3):648-655. [19] 詹孝慈,罗在柒,武忠亮,等.不同栽培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1):123-127. [20] 杨燕昌. 梅叶冬青扦插苗木质量分析[J].绿色科技,2023,25(13):232-236,242. [21] 苏杨琴,邱慧珍,成志远,等.pH值对好氧堆肥过程中NH3挥发和氮素转化的影响[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4(1):57-62. [22] 席北斗,何小松,檀文炳,等.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1. [23] LY/T2941—2018,林木育苗轻型基质生产技术规程[S]. [24] 杨明花,廖必勇,刘强,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玉米杂交组合脱水性综合评价[J].新疆农业科学,2024,61(2):318-325. [25] 战金伟. 不同育苗方式对红松苗木生长特性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23(6):31-32,41. [26] 崔子佳,戴鹏飞.不同施氮量对榉树容器苗生长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林业勘查设计,2023,52(6):18-24. [27] 王瑞. 氮素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