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萍,董杰,杨普云,等.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防效及农药减施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8):48-50,57. [2] 白小军,王晓菁,侍梅,等.宁夏果树产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J].西北农业学报,2014,23(10):206-210. [3] 汪保记. 安徽砀山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果树,2015(2):62-63. [4] 杜鹃,刘彦飞,谭树乾,等.基于性诱剂监测的梨小食心虫防治指标[J].植物保护学报,2013,40(2):140-144. [5] 陆爽,朱敏敏,武雯,等.性信息素迷向法防控桃树梨小食心虫效果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1):33-35. [6] 张国辉,黄敏,仵均祥,等.迷向处理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0(3):232-234. [7] 何超,秦玉川,周天仓,等.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防报[J].西北农业学报,2008,17(5):107-109. [8] 梁泊,唐欣甫,韩新明,等.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中国果树,2009(3):57-58. [9] 曹正,谢春芹,陈慧敏,等.性信息素迷向剂控制桃园梨小食心虫危害的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6, 44(7):161-164. [10] 贾汀. 桃园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效果分析[J].农业科学技术,2018(24):100-102. [11] 蒋红国,金军,姜维华,等.“迷向+监测”综合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效果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8(12):129-134. [12] 褚姝频,堵墨,陆彦,等.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在江苏桃园的应用效果及前景分析[J].中国果树,2018(1):70-71,81. [13] 冉红凡,路子云,刘文旭,等.性信息素迷向法对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J].河北农业科学,2019, 23(1):44-46,50. [14] 刘中芳,庾琴,高越,等.梨园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技术[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 32(2):155-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