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楠,姜成英,刘双江.从环境中分离培养微生物:培养基营养水平至关重要[J].微生物学通报,2016, 43(5):1075-1081. [2] 王文东,刘荟,马翠,等.一体式生物净化-沉淀池对微污染水体污染物的强化去除性能[J].环境科学,2016,37(10):3858-3863. [3] 肖羽堂,许建华.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1999,20(3):85-88. [4] 向红,刘武平,李璇,等.生物滤池中生物量与生物活性分析及其净水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2011,27(3):48-51. [5] 张淑敏,陈蓓蓓,侯伟昳.微污染原水原位净化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2017,36(4):30-35,42. [6] 孙德中,张有锁.前置功能区技术在饮用水水源地水库微污染水体水质提升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师,2018, 272(5):52-55. [7] 韩路路,毕良武,赵振东,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1,45(3):41-46. [8] 范玲玉,林美芬,郑毅.水产养殖业微生物制剂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科技,2021,57(1):99-101. [9] 常柳依,庄晶云,孟菲,等.海洋寡糖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和体外评估及其对动物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J]. 食品科学,2019, 40(24):142-149. [10] 刘明光,刘宇,赵如.异噻唑啉酮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释放行为[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21,37(2):4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