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顾薇,李维京,陈丽娟,等.我国秋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及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分布的关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2,17(4):467-480. [2] 谌芸,施能.我国秋季降水、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变化[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26(5):622-630. [3] 高由禧,郭其蕴.我国的秋雨现象[J].气象学,1958,29(4):264-273. [4] 何敏. 我国主要秋雨区的分布及长期预报[J].气象,1984, 10(9):10-13. [5] 刘扬,刘屹民.我国西南地区秋季降水年际变化的空间差异及其成因[J].大气科学,2016,40(6):1215-1226. [6] 孙欣,蔡芗宁,黄阁,等.一次辽宁秋季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J].气象,2007,33(9):83-93. [7] 王淑云,寿绍文,刘艳钗,等.2003年10月河北省沧州秋季暴雨成因分析[J].气象,2005,31(4):69-72. [8] 魏东,杨波,孙继松,等.北京地区深秋季节一次对流性暴雨天气中尺度分析[J].暴雨灾害,2009,28(4):289-294. [9] 段旭,许美玲,孙绩华,等.一次滇西南秋季暴雨的中尺度分析与诊断[J].高原气象,2003,22(6):597-601. [10] 刘勇,徐娟娟,李明娟,等.陕西中南部一次秋季连阴雨中区域性暴雨的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013,22(6):739-749. [11] 邢旭煌,胡德强,程守常,等.海南岛秋季暴雨气候特征及其环流背景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31(6):78-85. [12] 马学款,符娇兰,曹殿斌,等.海南2008年秋季持续性暴雨过程的物理机制分析[J].气象,2012,38(7):795-803. [13] 邢彩盈,柯宗建,吴胜安,等.海南秋季暴雨日数异常的环流特征及预测模型构建[J].暴雨灾害,2016,35(3):203-209. [14] 汪汇洁,孙建华,赵思雄,等.2010年秋季一次海南东海岸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4,30(3):518-532. [15] 冯文,符式红,吴俞,等.南海中北部秋季低空偏东急流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机制[J].热带气象学报,2015,31(2):247-254. [16] 李慧芹,李江南,于艳,等.一次海南秋季台风暴雨的特征和成因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8,34(1):133-144. [17] 叶清文,罗家林,李江南,等.不同密度霰对2008年海南秋季持续性强降水模拟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20,36(6):772-783. [18] DB51/T583-2006,气象生活指数[S]. [19] 柏秦凤,霍治国,贺楠,等.中国20座旅游城市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9,28(8):1607-1612. [20] QX/T 152-2012,气候季节划分[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