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福夺,杨鹏,尹昌斌.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研究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10):1-7. [2] 杜建国. 大同市低碳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9. [3] 钱晓雍. 上海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7):1460-1467. [4] 张杰,陈海,刘迪,等.农户农业碳排放效率差异及多层次影响因素——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9):90-100. [5] 容忠绪. 以棉花种植为例探讨新疆低碳农业发展[J].种子科技,2020,38(15):14-15. [6] 杨青林,赵荣钦,赵涛,等.县域尺度农业碳排放效率与粮食安全的关系[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2):156-169. [7] 王海娜. 我国玉米生产碳排放效率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8] 贾娟琪,李先德.青海省青稞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22(11):21-24. [9] 王宾娥,杨占福,李亚楠,等.青海省青稞产业地方标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标准科学,2021(4):77-82. [10] 吴昆仑,迟德钊.青海青稞产业发展及技术需求[J].西藏农业科技,2011,33(1):4-9. [11] 赵增跃. 青海省青稞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32):11-12. [12] 吴昆仑. 藏区青稞生产存在问题初探[J].中国种业,2008(3):41-42. [13] 严圣吉,尚子吟,邓艾兴,等.我国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时空特征及减排途径[J].作物杂志,2022(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