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红光,罗华元,饶智,等.烤烟品种NC102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3):71-73,77. [2] 向羽,张晓辉,郑旭川,等.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0):32-35. [3] 刘会杰,赵铭钦,闻刚,等.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2):653-658. [4] 沈杰,蔡艳,何玉亭,等.种植密度对烤烟养分吸收及品质形成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10):51-58. [5] 王付锋,赵钦,张学杰,等.种植密度与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 2016, 26(3):487-492. [6] 王三根,张建奎.山地烟叶的生理特性与栽培调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42-60,235-279. [7] 李菀晴,付茂辉,贺国强,等.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品种龙江911生长、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3, 64(5):1251-1257. [8] 邹建民,史建军,冯敏玉,等.水氮耦合对烤烟团棵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2):220-225. [9] 苏贤坤,陈松,张国平.不同烤烟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叶位差异性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5(5):537-542. [10] 张广富,赵铭钦,王冬,等.不同种植密度烤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J].中国烟草学报,2011,17(1):54-61. [11] 王彦亭,谢剑平,李志宏.中国烟草种植区划[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2] 姜洪甲,马维广,邢世东,等.烤烟不同栽培密度与留叶数对烤烟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124-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