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祖辉. 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4):2-12. [2] 樊立惠,王鹏飞,张加华.地理标志农产品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世界农业,2020(2):120-127. [3] 魏后凯. 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转型[J].中国农村经济,2017(5):2-17. [4] LARSON J.Relevance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designations of origin for the sustainable use of genetic resources[R]. Rome,Italy:Global facilitation unit for underutilized species,2007.69-79. [5] 杨爱葵. 国外经验对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5(8):84-87,232. [6] 王鹏祥,李晓丹.国际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制度探析[J].世界农业,2014(3):38-41. [7] 夏龙,姜德娟,隋文香.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与增收效应[J].产经评论,2015,6(1):78-91. [8] 龚娅萍. 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5):63-67. [9] 王阁. 地理标志产品法律保护的问题及对策———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5):139-144. [10] 刘金花,刘洁,吉晓光.基于原产地效应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2):74-79. [11] 赵金丽,张落成,陈肖飞.江苏省地理标志品牌溢出效应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4,31(6):760-767. [12] 邰秀军,杨慧珍,陈荣.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的减贫增收效应——基于山西省110个县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6):144-149,225. [13] 张国政,徐增,唐文源.茶叶地理标志溢价支付意愿研究——以安化黑茶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7(8):110-116. [14] 田立慧,孙中伟,马晓倩,等.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9):166-172. [15] 肖人荣,赵鹏军,戚禹林,等.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42(6):1126-1136. [16] 韩磊,谢双玉,王宏志.湖北省地理标志产品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 39(5): 865-874. [17] 徐英,王秉洪,李松.贵州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5(5):121-128. [18] 屈婷婷,黄智,黄启厅,等.广西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南方农业学报,2021,52(7):2032-2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