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桂华. 地权形态与土地征收秩序——征地制度及其改革[J].求索,2021(2):74-81. [2] 严登才,陈丹宁,陈明玉.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土地补偿中的社会公平问题研究[J].水利经济,2021,39(3):75-78,84,88. [3] 丰雷,孙丹,严金海.农民参与、程序公平与征地满意度——基于2019年“千人百村”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1,35(3):29-39. [4] 朱丽君,渠丽萍,陈文昕,等.征地补偿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8,40(2):299-309. [5] 刘祥琪,陈钊,赵阳.程序公正先于货币补偿:农民征地满意度的决定[J].管理世界,2012(2):44-51,187-188. [6] 孙秋鹏. 城郊农用地征收中的双边垄断与补偿标准的棘轮效应[J].宁夏社会科学,2021(3):86-96. [7] 王雪青,夏妮妮,袁汝华,等.公益性项目征地补偿依据及其测算标准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4,36(2):379-388. [8] 施春风. 新时代我国征地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行政管理改革,2020(6):51-59. [9] 柴国俊. 新时代征地补偿模式考量:逻辑、评估与保障[J].中国软科学,2019(10):103-111. [10] 高飞. 征地补偿义务主体的制度困境与对策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2(5):46-52. [11] 谢启秦. 房地产政策利益相关者的行动逻辑及其政策产出[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1,10(3):134-143. [12] 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13-18. [13] MITCHELL R K,AGLE B.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22(4):853-886. [14] 陈栩. 英国压力集团初探[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46-48. [15] 刘军. 整体网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4. [16] BENÍTEZ-ANDRADES J A, GARCÍA-RODRÍGUEZ I, BENAVIDES C, et a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or personalized characteriz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alcohol use disorders in adolescents using semantic technologies[J].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2020, 106:154-170. [17] 李芝倩,樊士德.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6):31-41. [18] 马述忠,任婉婉,吴国杰.一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及其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J].管理世界,2016(3):60-72. [19] 陈大峰,赵国振.我国城市创新关联网络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求索,2021(3):179-186. [20] 王素洁,李想.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可持续乡村旅游决策探究——以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村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1(3):59-69,90. [21] 蔡梅兰. 公众参与视角下提升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对策[J].行政管理改革,2017(9):3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