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德峰,张玉屏,林贤青.浅述2008年全球水稻生产、价格和技术[J].中国稻米,2009(1):71-73. [2] 李连豪,汪春,张欣悦.植质钵育秧盘在水稻育苗移栽上的应用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4(2):147-152. [3] 吴文革,陈烨,钱银飞,等.水稻直播栽培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4):32-36. [4] 陈翻身,许四五.水稻直播栽培三个技术瓶颈问题形成原因及对策[J].中国稻米,2006(2):33-34. [5] 杨龙寿. 水稻育秧盘抛秧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93-94. [6] 张卫平. 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体系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7] 王传尧,张利成.浅谈水稻直播新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6, 12(8):107-108. [8] 周海波,马旭,姚亚利.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301-306. [9] 余山山,张文毅,吴崇友,等.盘育秧精密播种流水线PLC控制系统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1):202-207. [10] 朱玉芹.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研究综述[J].玉米科学,2004, 12(3):106-108. [11] 陈新平,张福锁.通过“3414”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J].中国农技推广,2006,22(4):36-38,39. [12]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8-195. [13] 武美燕. 连续覆盖膜旱作稻田土壤肥力及水稻营养特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4] 田慎重,李增嘉,宁堂原,等.保护耕作对农田土壤不同养分形态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3):171-176. [15] 张国良,周青,韩国路,等.三种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素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5(1):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