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晓鸣,王蔷.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相对贫困:特征、优势与作用机制[J]. 社会科学战线,2020(12):67-73. [2] 周娟.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以“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20(11):16-24. [3] 吕方,苏海,梅琳. 找回村落共同体: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来自豫鲁两省的经验观察[J]. 河南社会科学,2019,27(6):113-118. [4] 丁波.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有效性——基于皖南四个村庄的实地调查[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3):53-61. [5] 崔超.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内部困境及其治理[J]. 山东社会科学,2019(4):148-153. [6] 仝志辉,韦潇竹. 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解乡村治理:文献评述与研究建议[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48-158. [7] 张晖. 乡村治理视阈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J]. 广西社会科学,202(11):51-55. [8] 任剑涛,姜晓萍,贺雪峰,等. 乡村治理现代化(笔谈一)[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23. [9] 贺雪峰,何包钢. 民主化村级治理的两种类型——村集体经济状况对村民自治的影响[J]. 中国农村观察,2002(6):46-52,81. [10] 方丽华,卢福营. 论集体经济式微对村民自治的钳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0-84. [11] 蒋红军,张东. 产权性质、经济发展与村庄民主——一个三元逻辑竞合的整体性解释[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4):22-23. [12] 郭忠华,王榕. 集体经济与村庄有效治理:基于河北省X村的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20(1):86-98. [13] 左停,巨源远,徐小言. 福利多元主义与我国农民的养老福利转换——重思“土地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J]. 人文杂志,2015(8):114-121. [14] 王曙光,王丹莉.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与未来趋势[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4):80-87. [15] 董敬畏. 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中州学刊,2020(9):6-12. [16] 杨一介.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J]. 中国农村观察,2015(5):11-30. [17] 陈安伟.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治理结构问题研究——以山东省Z市为例[D]. 济南:山东大学,2020. [18] 仝志辉. 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否分设——基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分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34-140. [19] 杜鹏.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集体经营机制:类型与比较——基于村庄治理能力的视角[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52-63. |